夏季药品的贮存和保存方法

夏季药品的贮存和保存方法

夏天如何保存药物?专家指出,温度每升高10℃,药物中的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加快3 ~ 4倍。夏季,家人存放药品一定要注意低温阴凉。特别是已经开封使用但尚未用完的药品,要妥善保存。那么,夏天如何保存药物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夏季药物的存放和保存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夏季如何保存药物?

平板电脑最怕潮湿。

片剂含有淀粉等辅料,易吸潮产生碎片、潮解、粘连。糖衣片吸潮后会出现斑驳、变色,甚至肿胀、发霉,不仅药效大打折扣,有时还会产生毒副作用。比如阿司匹林,吸收水分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乙酸,具有较高浓度的酸性。变质的药品会散发出醋酸味,对胃肠道刺激很大,可能诱发胃黏膜出血。易受潮的还有酵母片、葡萄糖酸钙、胶囊等。

建议:保持密封,每次服用后盖紧盖子。如果环境比较潮湿,可以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南方雨季,要用空调和吸湿器除湿。

维生素怕光

西药基本都是化学制剂,太阳下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降低药效。比如常用的维生素C、鱼肝油,在光照后会降低药效;硝酸甘油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药物,如果不避光避热保存,会失去疗效,延误病情。抗生素和注射药物也是如此。

建议:这些药物需要避光保存,避免放在窗台等阳光直射的地方。

胶囊怕热

发现药物的化学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升高65438±00℃,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2-4倍。胶囊受热会变软,粘在一起;眼药水会产生絮状物、霉变、结晶等。颗粒受热易发粘、结块、生虫;栓剂多用于插入肛门、阴道,在37℃的体温下逐渐吸收,在热力中容易发生质变;某些特殊药物,如胰岛素、丙种球蛋白等,应保存在2℃-10℃的冰箱内。

建议:怕热的药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储存条件保存。室温一般指10℃-30℃;阴凉处表示不超过20℃,寒冷处表示2-10℃。一旦药物颜色或形状发生变化,不要再服用,但栓剂高温软化后仍可放入冰箱使用。

糖浆怕冷。

糖浆放在冰箱里会使其沉淀结晶,使药物浓度不均匀,服用时剂量不准确,也会影响疗效。如果是外用在皮肤上的面霜,一旦温度过低,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效。

建议:这些药物可以常温保存。一定要把打开的糖浆盖上,防止微生物。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只倒不倒。

中医最怕昆虫

中药多为膏、丸、丸、散。制作这些药物经常加入蜂蜜,所以对虫子特别有吸引力。

建议:遵医嘱保存,注意防潮防霉。如果冰箱没有调湿功能,就不适合存放中药材。

二、药品保存的注意事项

1.成人与儿童用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急救药与常规药分开,并做好标记,避免误服或误服。

2.注意药物的有效期。所购药品的包装应随药保管,剩余药品每次应放回原包装,便于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杜绝过期药品。

3、了解药品的储存条件。药品一般应储存在干燥、避光、低温的地方。有些药物,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干扰素、疫苗等,必须在2℃ ~ 8℃冷藏。为了长期保存药物,避免药物氧化或潮解,应存放在密闭的地方。

4.保留药品名称。用药时要仔细核对所用药物是否与药品名称相符,不要轻易撕掉标注药品名称和规格的标签,以免无法识别药品。

温馨提示:保存不当可能降低大部分药物的药效,部分药物可能失效,甚至部分药物可能因成分分解而产生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