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痘痘采取哪些方法?

你好!用中药治疗痤疮有几种方法:

一、肺热引起的痘痘要用清肺热的方法治疗。

肺热长痘多是肺热持续,又是风邪作祟,使肺热泄不出去。它的症状是长丘疹,像小米,能挤出白色和粉红色的油。皮疹多在鼻周,额部也可见,偶有黑头,口鼻干燥,大便干燥,苔黄,舌红,脉数。用的时候要用薤白粉(桑白皮)。

二、血热致痘,宜用凉血清热的方法

血热型痤疮多因情志内伤,气滞血瘀,日积月累,气血滋养所致。面部丘疹的症状多为鼻、口、眉,面部潮热明显。女性在月经前后仍有丘疹增多,舌红,脉数等。使用方法时,用梁雪五花汤(红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凌霄花)拌桃。

三、胃热致痘,宜用清肠胃的方法。

胃热型痤疮多因饮食不当,暴食油腻甜食,使肠胃干涩凝滞,中焦积热,郁于面部肌肤。其症状为面部丘疹,似小米,可挤出白色粉末状油脂,偶有黑头,多在口周,也可见于背部和胸部,并常伴有口干口臭、饮食过量、舌燥、喜冷饮、便秘、脉象。

第四,热毒引起的痘痘,要清热解毒。

这种痘痘多是由于肺胃积热,导致外毒因素再次感染,热毒结合所致。其症状为面部散在性丘疹,以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并自觉疼痛。严重者可伴有火红、肿、痛,伴有发热、舌红苔干、脉数。以上依法治理时,使用五种消毒饮料(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

第五,湿邪血瘀引起的痤疮,应采用祛湿化瘀的方法治疗

这种类型的痘痘,多是体内湿邪积聚,皮肤凹陷,外感毒素再感染,湿毒凝结,经络不通,气血不和所致。症状除丘疹、脓疱外,主要为结节性囊肿,皮肤呈油性。最好应用该方法。使用祛湿解毒汤(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车前子、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