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

患新生儿溶血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轻症进展缓慢,一般病情影响不大;重症进展迅速,出现嗜睡、厌食甚至胆红素脑病或死亡。那么,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呢?

第一,胎儿是可以确诊的。

(1)早产: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血液做免疫学检查。如果抗体呈阳性,他们应每月随访抗体滴度的变化。本次妊娠,Rh抗体滴度由低升至1: 32或1: 64以上,羊水胆红素值升高,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 2(提示胎肺成熟),可考虑提前分娩减少胎儿受累。

(2)反复血浆置换:对于严重Rh溶血病的孕妇,如果血液Rh抗体滴定不断升高,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交换抗体。减少胎儿溶血。

(3)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或胎儿血红蛋白

(4)药物:孕4个月起可口服益母草、当归、白芍、木香,每日1剂,直至分娩。孕妇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可以用茵陈蒿等中药预防。孕妇在预产期前1 ~ 2周服用苯巴比妥90mg/d,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5)终止妊娠:对孕妇进行综合治疗,减少抗体产生,必要时终止妊娠。

第二,宝宝出生后

Rh阴性准妈妈在生下Rh阳性宝宝后72小时内,应尽快肌肉注射300 μ g抗Rh Digg,避免致敏。下次怀孕第29周肌肉注射300μg比较好。在产前出血、羊膜穿刺术后或在宫外孕中输入Rh阳性血液后,Rh阴性孕妇的流产应肌肉注射相同剂量。

溶血的临床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溶血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

1.胎儿水肿:由严重溶血引起,少数可引起死胎。存活下来的孩子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皮肤苍白、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心力衰竭,如心率增快、心音暗、呼吸困难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Rh严重溶血的儿童身上,ABO溶血很少见。

2.黄疸:最常见,生后24小时以上出现,尤其Rh溶血出现早,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

3.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能因贫血导致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血红蛋白很少低于65,438+0.20 g/L,而Rh溶血者往往在出生后48小时内降至65,438+0.20 g/L以下,大部分和少数ABO溶血者在出生后3-6周可能出现晚期贫血。

4.肝脾肿大:发生于大量溶血,是髓外造血增生所致,Rh溶血较为常见。

5、全身表现:溶血严重者可出现无精打采、嗜睡、少奶、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