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的地理环境
许昌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原煤储量64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1.4亿吨,铁矿石探明储量4.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时。许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类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许昌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30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煤、铁矿、铝钒土、水泥灰岩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煤35亿吨,铝土矿4295万吨,水泥灰岩1.99亿吨。
2014年,许昌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3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0.1亿元。全年公***财政预算收入达125.2亿元;全年公***财政预算支出221.2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637.2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0元。 许昌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花生、烟叶、棉花等。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许昌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许昌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于2001年首批批准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在粮食、棉花、烟叶三大产业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花卉、蔬菜、中药材三大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特色经济逐步形成。通过强力推进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许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步伐显著加快。
2014年,许昌市粮食总产量280.2万吨,棉花总产量0.3万吨,烟叶总产量4.0万吨,油料总产量9.4万吨,蔬菜总产量220.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41.2万吨,禽蛋产量22.8万吨,奶类产量8.0万吨,水产品产量1.9万吨。 许昌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特色十分鲜明。许昌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能源电力等支柱产业基础深厚,发制品、人造金刚石、烟草等一批优势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许昌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的10个重点工业集聚区企业的入驻率都达到70%以上,发挥着产业集聚的综合效应。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一批铺天盖地的小巨人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许昌的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许昌还是中国最大的棉短绒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0%,纺织业规模达到150万锭。许昌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食品工业产业带,食品加工业的总量在全省居第三位,其中腐竹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同时,许昌的汽车传动轴、低速汽车、蜂产品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以黄河集团为代表的人造金刚石、以瑞贝卡公司为代表的发制品、以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电力电气生产、以众品食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2014年,许昌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4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增加值1200.7亿元。产品产销率98.0%。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581.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70.9亿元,能源电力业增加值136.0亿元,食品业增加值175.2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60亿元,实现利润385亿元。22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1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国内贸易:2014年,许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9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7.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1.7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3.0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5.9亿元。
对外经济:2014年,许昌市进出口22.8亿美元,其中出口20.2亿美元。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全年新增省外资金项目293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839.6亿元。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挂牌开检。许昌海关获得批复。
金融业:截至2014年末,许昌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533.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66.2亿元。全市***有境内上市公司5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全年直接融资96.6亿元,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企业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荣获全省“优秀金融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