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是以整体辨证论治为基础,通过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疗效较好。

根据临床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怕冷怕热等,结合局部检查,如鼻粘膜苍白水肿、充血、瘀血(深紫色)、鼻色稀薄或发黄等,并区分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季节,可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本病的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有关,外因多为气候(风、寒、热、燥)侵袭鼻窍所致。

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虚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源在脾、肾。

常见的综合征如下。

(1)气虚寒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易发生在早晚,遇风(感冒)

怕冷,易感冒,面色苍白,气短,咳嗽痰稀,鼻粘膜苍白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治疗方法是温肺散寒。

(2)气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涕、鼻塞、鼻酸剧烈、四肢无力、头晕、头重、饮食不爽、大便溏薄、鼻粘膜明显肿胀、面色苍白或灰暗、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细或弱。治疗方法是益气健脾。

(3)肾阳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频繁打喷嚏、流涕、流涕、恶寒、腰酸腿软、小便长、夜尿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疗方法为温阳补肾。

(4)气虚血瘀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涕、明显鼻塞、鼻甲暗、舌暗红有瘀点、苔白、脉涩。治疗方法是活血化瘀。

(5)外寒内热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怕冷、遇风易做、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治疗方法是调节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