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普》解读肾病饮食系列肾盐

慢性肾病病程长,病理类型多,临床症状多样,从无症状(仅尿常规异常)到明显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无论哪种肾脏疾病或表现,都需要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首要因素就是“低盐饮食”。

首先,为什么是“低盐饮食”

缓解水肿

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容易出现水排泄障碍和水肿,称为“水钠潴留”。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水钠潴留”,导致水肿加重。

控制血压

高盐饮食会导致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都没有效果。肾衰竭和高血压是一个恶性循环,打破恶性循环的核心是“低盐饮食”。

减少蛋白尿

低盐饮食可使尿蛋白减少20%以上,与普力/沙坦等降压药联合使用,无需其他特殊治疗即可使尿蛋白减少50%。

保护心脑血管疾病

高盐饮食会增加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如何知道自己的食物太咸?

检测盐摄入量是否超标,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方法是查24小时尿钠定量。如果超过100 mmol,说明食盐摄入量超标。很多人习惯多吃盐,所以觉得不咸,低盐饮食。但是一旦24小时量化尿钠,发现超标。

三、禁忌高盐食物:拒绝一切腌制食品、咸菜、咸零食。

腌制产品:

泡菜、咸鸭蛋、酱豆腐、腊肉、辣白菜、罐头、盐焗鸡等。

调味品:

酱、鸡精、味精、甜面酱、辣酱、豆瓣酱、番茄酱、火锅调料等调料;

加工食品:

火腿、香肠、面包、熏肉、面条、干奶酪、肉罐头等。

四、限钠小贴士:如何更好的控制盐的摄入?

作者简介

刘志强医学硕士

师从首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著名肾脏病专家赵文静教授,先后师从首都名老中医刘根尚教授(中央级保健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风湿病)、蒲福洲之女蒲志良教授(妇科)。擅长治疗膜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失眠便秘等老年病。参与了许多国家和市政项目,发表了许多核心期刊文章。

心血管科的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