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有什么症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调理结肠炎?
结肠炎有哪些表现?
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出现腹痛不适、大便不规则、便血、粘液、食欲不振等症状。结肠炎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在疾病早期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可能只会表现出轻微的腹部不适和偶尔的大便不规则,很难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患者也不会来就诊。
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表现为拒绝按压小腹,按压时疼痛加重,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以上,甚至会出现粘液和血便。此外,结肠炎患者由于胃肠吸收功能下降,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结肠炎会造成什么危害?
1、贫血:便血是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便血的速度和量有直接关系。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则需要输血。结肠炎还可能导致慢性出血,虽然这种情况下出血量不会太大,但长期下来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2.肠穿孔:结肠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中毒性肠扩张,进而导致肠穿孔,一般发生在左半结肠。
3.肠道狭窄:如果结肠炎的病程达到5到25年,那么就可能出现肠道狭窄。这主要发生在左侧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轻度肠狭窄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严重时可能引起肠梗阻。另外,当患有肠道狭窄时,要警惕肿瘤的出现。
4.对其他器官的伤害突然爆发:急性发作的结肠炎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会突然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很多器官都会受损。
5、引起直肠息肉或肠癌:结肠炎容易引起直肠息肉和肠癌。据研究发现,5%的结肠炎患者可能会癌变。
结肠炎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丁酸盐的高热量食物为主,避免发霉、生冷、油腻等易引起肠道炎症反应的食物。
1.饮食建议:清淡饮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平时要多吃富含丁酸盐的食物,如麦麸、大豆、燕麦等。北京四会西区医院张慧敏主任表示,能有效保护肠道黏膜;长期有腹泻症状的患者,还应增加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鱼、瘦肉和新鲜蔬果,也有助于恢复。
2.饮食禁忌:禁止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以免暴饮暴食;忌吃辛辣、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谨慎食用乳制品、咖啡、海鲜等易发生肠道炎症反应的食物。
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吃对病情有帮助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另外,最好少吃硬的食物,比如坚果,会增加肠道的负担,从而影响病情的恢复。北京四会西区医院主任张慧敏表示,在病情恢复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避免病情复发。患病期间,也要防止腹部受凉,以免因受凉而肠痉挛,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