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适合种植白芨吗?
分布范围:
白芨原产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产于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
注:南昌是江西省会。
成长习惯:
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比如在野生山谷的森林下。
略耐寒,长江中下游露地即可栽培。耐阴性强,避免阳光直射,夏季炎热干燥时叶片容易枯萎。适用于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砂壤土。
常生长在潮湿的石壁和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结合,或生长在林缘、草丛和有山泉的地方。也生于海拔100-32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树下或针叶林下,栽培于北京和天津。
白芨长出的石头都是砂岩,这样白芨可以吸收毛细水,牢牢的吸收。
培养要点:
种植前翻土,施足基肥。第一年冬季至第二年3月初种植,种植深度3-5㎝。
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
一般种植后2个月开花。花期至8月中旬施磷肥1倍,可丰富块根生长。
常用的分株繁殖。春季新叶发芽前或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将老株挖掉,分出假鳞茎进行种植。每株可分为3-5株,带顶芽。传统栽培主要依靠分枝繁殖。
但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种子消耗量大,难以满足大规模栽培的需要。
管理方法:
中耕除草。白芨的田间管理和除草都非常严格。5-6月,白芨生长旺盛,杂草生长迅速,因此进行除草。除草要结合疏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以免损伤根系。
追肥白芨是喜肥植物。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薄薄的人畜粪便,喷施草药根达灵,可促进叶片上的光合产物(养分)向根部运输,提高养分转化率和土壤疏松能力,使根部迅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从7月到8月,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状态,但要防止杂草丛生。
排灌方面,白芨要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浇水,7-9月早晚各浇一次。白芨也怕涝,大雨要及时排水,以免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