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的炮制功能

1.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炮制品种的要求:汤剂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开出,对药物炮制品种的要求灵活多变,往往取决于用药意图。

2.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要求:饮片外观质量由形、色、味、质控制。对汤剂的形式要求比中成药严格,对色、香、质的要求基本一致。饮片内在质量主要指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指标。汤剂和中成药都要严把饮片内在质量关,尤其是毒性中药。一般中成药的要求比汤剂高。

3.不同剂型和辅料对加工的要求:外用剂型,如含片、软膏、洗剂等。,局部使用,不经过消化道,提纯后可作为生品使用。中成药中使用的辅料简化了部分药材的炮制。比如蜜丸的制作也用蜂蜜,其用途与蜜炙有部分相同,所以理中丸的制作用生甘草;用汤剂时,甘草常与蜂蜜一起焙炒。在某些剂型中,根据工艺要求,洁净药材可直接粉碎入药。例如在中药注射剂和片剂中提取某些种类或成分。实施例黄连素片。1,提高处方疗效。

2.改变处方的适应症

3.消除处方中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中药的应用大多是通过配制药方来体现其疗效。炮制能减少单味中药的毒副作用,应减少方剂的副作用。单味中药的炮制品选择是否得当,对方剂的疗效、适应症和毒副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1。通过加工,药物的偏差得到纠正。2、通过加工,增强了药物的口感。3、通过加工,改变药物的味道,扩大药物的用途。

加工对涨跌的影响:1,“生涨熟跌”。2.“酒制推广”。3.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地,转化其沉浮,使药物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中药通过加热炮制辅料,可以改变其归经或使药物导入经络,使其功效更具特异性。如“盐入肾”、“醋入肝”。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是“毒熟”。有毒中药经过炮制后,毒性由大减为小甚至无毒,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如附子、马钱子等。,生品毒性大,多用于外用。加工后毒性降低,可口服。中药炮制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中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辅料和水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其理化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或物理形态上,从而导致中药功效的改变,或协同作用,或有毒,或产生新的功效以满足中药临床的需要。研究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药物的影响:游离生物碱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能与酸成盐,溶于水。延胡索的醋炙是将延胡索乙素制成盐,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

加工对它的影响:

1,这类中药常以酒、醋等辅料炮制,以提高疗效。

2.如果所含成分易溶于水,则应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以减少损失,如槟榔。

3.热活性降低者宜生吃,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

4.有些有毒的生物碱,如乌头、草乌等,在高温下不稳定,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可通过加热处理降低其含量和毒性。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品的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被相应的酶水解。

加工对它的影响:

1,尽量少泡,尽量保湿,防止成分流失。如大黄、甘草、秦皮等。

2.葡萄酒常被用作提高溶解度的辅料。

3、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从而避免增加成分复杂性,降低糖苷的含量。

4.炒、蒸、烤、蒸或暴晒常用来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存功效。如苦杏仁、槐花、黄芩等。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药物的影响

性质:常温下可挥发;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脂肪油,难溶于水。

加工对它的影响:

1,加热还是不加热越少越好,要阴干,水处理要“水洗”。如薄荷、藿香等。

2.如果所含挥发油有毒或有强刺激性,可通过加热处理除去大部分,有利于临床应用。如乳香和苍术。

第四,炮制对含鞣质药物的影响

性质:溶于水,特别是热水。作为强还原剂,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鞣料红。耐高温,热处理对其影响不大。单宁遇铁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黑绿色单宁铁盐沉淀。当鞣质是活性成分时,避免与铁接触,如大黄。

加工对它的影响:

1,防止成分流失,如地榆、虎杖、石榴皮等。

2.槟榔、白芍等。当暴露在空气中时,有时会变红,这是由其中所含的单宁氧化成鞣红色引起的。

3.大黄炭炒时蒽甙含量降低,鞣质变化不大,腹泻减轻,收敛增强。

4.为了避免与铁发生反应,需要用铜刀切、竹刀刮、浴盆洗、砂锅煎。

5.炮制对含有机酸药物的影响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药物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果实中。

中药炮制对其影响;

1,小分子有机酸大多易溶于水,宜少泡多润,以免成分流失。

2.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形成盐,有利于药效。如吴茱萸、黄连等。

3.强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和胃有很强的刺激性。加热的时候可以破坏一部分,酸度会降低,比如山楂。

第六,炮制对含脂药物的影响

油脂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诱导腹泻的作用,有些作用严重且有毒。加热压榨后可去除部分油脂成分,可避免肠滑引起的腹泻或减少毒副作用。例如,侧柏叶籽脱油和结霜可以减少或消除肠滑作用;瓜蒌膏能消除恶心呕吐的弊端,适用于脾胃虚弱的患者。

炮制对含树脂药物的影响:树脂一般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加工对它的影响:

1,常用酒、醋处理,提高溶解性,增强疗效。

2、加热炮制可以增强某些药物的药效,如藤黄。但温度过高,树脂会变性,影响疗效,如乳香、没药。

矮牵牛树脂有泻积作用,油炸后破坏部分树脂,可以缓解腹泻。

七、炮制对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药物的影响。

加工对它的影响:

1.有毒蛋白质可通过加热变性消除毒性,如巴豆、白扁豆等。

2、有效蛋白应避免加热,如万磊和天花粉应生吃。

3.有些蛋白质热处理产生一系列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具有治疗作用。如蛋黄、黑豆等。可获得具有解毒、解痉、止痒、抗菌和抗过敏作用的含氮吡啶和卟啉衍生物。

八、炮制对含糖药物的影响

加工对它的影响:

1,单糖和小分子低聚糖易溶于水,但更易溶于热水。多糖不溶于水,但可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所以含糖药物尽量少用水处理,尤其是用水加热。

2.有些糖苷类药物加热后能分解大量糖分。例如,地黄被制成地黄后增加了甜味;何首乌炮制后还原糖含量的增加与糖类成分的变化有关。

九。炮制对无机复方药物的影响

中药中广泛存在无机成分,以矿物药和贝类药最为常见。

加工对其的影响

1.矿物药的煅烧方法可改变其物理性质,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煮、胃肠道吸收和增强疗效。

2.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在制备后失去结晶水,改变了药效。例如石膏和明矾。

3、改变化学成分,产生治疗效果。如果不将生炉甘石入药,煅烧后,其成分由碳酸锌变为氧化锌,具有解毒、明目、止痒、敛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