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五十法

是我30年临床实践中老师们从多方面收集的实践经验。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显著,不受地域和习俗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供同仁参考。

第一,内科

1,气血凝滞,寒气郁结,烧心胃痛:用鲜吴茱萸叶、鲜橘叶、石菖蒲、茴香根等份,* * *捣成泥状加白酒适量加热熨脐,若凉了再炒一遍反复敷,效果好。

2、高烧不醒:先将一只活蟾蜍(蟾蜍)用清水洗净,再用白酒洗净,然后用尖刀剖开腹部,对准脐眼,迅速敷上。高烧会退,上帝会醒。

3、胃脘痛:橘叶、吴茱萸叶、香薷叶若干、葱白30根,* * *捣烂入脐带。越叫越恢复。

4.谷丙转氨酶升高:瓜提、秦艽10g,青黛、紫草、黄柏、丹参、黄芩30g,铜绿15g,冰片6g,麝香1g,* * *研成细粉。每次放2克在脐部,用胶带固定,两天换一次,三次转氨酶就降了。

5、大小便失禁、前列腺肥大:去皮用大蒜一个,栀子三个,盐少许,* * *捣碎肚脐,用胶带固定。效果不错。

6、前列腺肥大:艾叶60克,石菖蒲30克,* * *捣烂鹿茸,炒热布裹脐带。几个症状。

7、胃下垂:蓖麻子10g,五倍子5g,* * *捣成泥状,敷于肚脐并用膏药固定,早中晚各加热熨烫一次,第四天换药一次。一般敷六次就好了。孕妇和吐血的人不宜使用。

8.遗尿: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水煎两次去渣,再煮成糊状。此外,用50克硫磺和10克明矾将糊状物磨成饼,干燥,研磨,装瓶备用。使用时,取0.2g药粉敷于脐部,盖一张薄纸,用胶布固定,3-7天换药,两次即愈。

9、老年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明矾、盐各10g,* * *细磨,用纸圈绕脐,装满药,滴在药上,立即排尿。

10、膀胱热、小便不通:将鲜黄花蒿200~300克捣碎敷于肚脐,用纱布或塑料盖带固定,排尿后即可除药。排尿一般需要30到60分钟。

11,我尿不出来:洋葱三叶,白辣椒七个,洗净,捣成泥状放入肚脐。小便需要30分钟。

12、自汗、盗汗:五倍子5g,朱砂1g,* * *细磨水敷脐带,一次有效,三次即愈。

13、水肿腹胀:白芥子30g,丁香10g,肉桂10g,白胡椒30g,研成细粉,分三份。每次用一份醋敷脐,每2小时换药一次。

14、水肿腹胀:甘遂30克研末,醋敷肚脐周围,甘草水内服,腹水排出便。

15.腹胀如鼓:腰黄53g,月石18g,炉甘石17g,芒硝21g,冰片23g,麝香8g,* * *研成极细末,每次填0.06g肚脐,5 ~ 7天换药一次。

16、脾肾阳虚水肿:白术10g、党参6g、干姜6g、炙甘草6g、硫磺6g、明矾6g。* * *细磨敷脐可缓解水肿。

17、痰多(清稀)咳喘:将麻黄、杏仁、阿莎丽、甘草各5克研磨成细粉,加小葱5根,捣成泥,固定于脐中,化痰平喘。

18、慢性支气管炎:白术6克,党参3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研末固定于肚脐,三天换药一次。三种疗法。

19,赤白痢:巴豆仁3粒,黄蜡10g,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固定。一天就好了。

20、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 * *研成细粉,每次2g,用水敷脐3-5次。

21,腹泻:花椒3克,大米适量,拌成饼状贴于脐部,外用伤湿膏固定,两天换药一次,一般止泻三次。

22、风寒感冒:桑叶、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薄荷各3克,加葱白五根,白蜂蜜一勺,* * *成饼,敷于肚脐。没有治愈的方法。

23、肝硬化腹水,腹痛:热熨肚脐及腹部用花椒(花椒也可)。

24、小腹冷痛:每周一次,隔姜灸肚脐,以热为度。

25、积食寒结:手舔肚脐,左右旋转。

第二,手术

26.疝气:将茴香根(或籽)用适量盐炒熟,将青木香、吴茱萸、木香各30克研成细粉,将半斤葱白(洗净)捣成泥状,与药材一起炒匀,敷于脐部。如果是凉的,再加入白酒翻炒一遍,反复烫脐。在肚子里尖叫和生气是安全的。

27、皮肤瘙痒:红花、桃仁、杏仁、栀子各5克研成细粉,分三次填入肚脐内,用胶布固定,每日换一次。需要三次才能痊愈。

28.肠梗阻:先将0.15 ~ 0.25g麝香放入脐孔内,用胶带固定;然后点燃艾条,用艾灸分开布或用温水袋敷,直到肛门排气。这个食谱很有效。如果在12小时内失败,则应应用其他方法。

第三,妇科

29、白带:党参12g,白术12g,炙甘草10g,干姜6g,* * *研细敷脐,用胶布固定,三天换一次。轻一点的可以治三次。

30、月经过多:党参10g,白术10g,干姜6g,炙甘草6g,硫磺10g,* * *细磨,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五天换药一次,三次即愈。

31、女性面部斑:山楂、葛根、鸡矢藤各100克,细辛30克,白附子30克,煮成稠液去渣;没药、乳香、指甲、厚朴各65438±000克,冰片20克,白芷30克,* * *磨成细粉,与药液混合成糊状。先每晚用酒擦肚脐,再将此膏3g涂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三天换药一次,七次即可除斑。

第四,儿科

32、小儿高热不退,抽搐:鲜地龙50条,用水洗净,敷泥30分钟高烧退。

33、小儿高烧不退:用燕窝土打碎加水做成饼,敷在肚脐上。做起来容易,做起来会累垮自己。

34、小儿高热昏迷:西药无效者,用雄黄30克研细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铺在干净布上,敷于肚脐。15分钟后可以退烧。

35、小儿高热不退:用稻草烧一碗灰,加白酒或酸水稀释后敷于肚脐,其烧即退。

36、小儿肠麻痹:丁香3克,肉桂3克,木香10克* * *研末,麝香加水少许,敷于脐部,用胶布绷带固定。腹部肠鸣音约两小时后,频率转为上升气流,大便向下通,再口服龚毅粉可转危为安。

37、小儿腹痛,脐周肿胀:花椒粉10g,葱白洗净,捣成泥状,敷于脐上。

38.夏媛虚寒型小儿遗尿症:生姜30克,附子6克,补骨脂12克,研成细粉,用水调成泥,填入脐带内,用外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五天换一次药,两次就好了。

39.小儿慢性腹泻:吴茱萸6克,桂枝、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研成细粉,用药棉覆盖,纱布固定。两天换一次药,两次就能治好。

40.小儿腹泻:五倍子15g,枯矾10g,黄蜡30g。先将前两种药研末,再用黄蜡熬成糊状,外敷脐上5g,用热水袋烫平。

41.婴幼儿长期腹泻:五倍子(炒黄)、干姜各2克,吴茱萸、丁香各65438±0克,* * *研成细粉,用水敷脐一次,两次痊愈。

42.小儿疳积:杏仁、桃仁、生栀子、芒硝、大黄各6克细磨,加面粉适量。蛋清涂在肚脐上。局部出现青紫时,一周一次药可除,三次可愈。

43、小儿夜啼: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茶1克,* * *研成细末,加水调定于肚脐,有效一次,治愈三次。

44、小儿遗尿症:硫黄3克,葱白三根* * *捣成泥,固定在脐带上,三次痊愈。

45、小儿风寒感冒:杏仁、紫苏叶、前胡、半夏、陈皮、桔梗、甘草、枳壳、茯苓各1克,* * *磨成细粉;加入白蜂蜜7.5克,加入葱白三梗,捣碎成球;另取萝卜汁10克,大枣三枚,去核捣碎;将所有药物以饼状敷于脐部,每12小时换药一次,两次即愈。

46.小儿脐疝:用赤小豆20克,绿豆20克,黑豆20克,研细,用水敷脐,包扎固定,三次即可治愈。

47、婴儿肚脐溃烂流水:滑石30克,赤石脂* * * 30克细磨,纱布包好,固定在肚脐上,口服五苓散加黄芪,13天痊愈。

48.先天性婴儿脐部功能不全:用淡盐水洗净脐部周围皮肤后,先涂上鸡蛋黄油,再撒上糯米粉,用乌梅100g洗净,蒸熟,去核,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绷带固定。两天换药一次,六次即可痊愈。

49、小儿脐疮化脓恶臭:黄连2克,煅龙骨2克,乌贼骨1克,* * *捣烂细粉,装于脐带中。三次就能治好。

50.小儿脐炎:用百宝丹或白芨1g,固定在肚脐内,效果满意。

由资深中医转发,希望能造福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