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建筑工程介绍?
博物馆是收藏、收藏、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物品的场所,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终极体现,体现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下面是仲达咨询带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又称邵氏科学馆)创建于1990。总建筑面积365,438+060平方米,为现代化建筑。博物馆分为中医标本和中医历史两部分,面积约1.500平方米。
建筑构成
中国医学史展览馆
展览面积800平方米。展览内容以历代医药文物为主,以文字、图片、图表、模型等方式再现中医药发展过程。展览分为医学起源、早期医疗与健康、医学理论体系基础等10个部分。展出了1000多件(种)医学文物、雕像、模型、绘画、拓片、照片、医疗器械和古代医学书籍。* * *收藏医学历史文物930余件,线装书古籍200余种,中医药书刊6000余种。其中有扁鹊医学地图(汉代画像石)、历代名医雕像、沙盘模型、清代光绪针灸铜像仿制品、中医白青铜手术器械、少数民族医疗器械、明代医书等。展厅的主要用途是教学,每年安排中医专业的学生定期到展厅上课,由博物馆选派教师现场授课。还有中英文电影、录像带、幻灯片和各种版本的中医参考书供观众和参观者选择。
中医药展览馆
前身为“中医标本室”,主要服务于本校教学。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中药综合展厅、药用植物标本馆、中药标本馆、中药饮片及药材展示室、药用动物展示窗五个部分。展示常用中药600余种,收集药用植物3000余种(65438+2000册),中药材标本2500余种,中药材2000余种。中成药千余种,药用动物去皮浸泡标本近200种,药用植物彩色照片数百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更多关于标书写作和提高中标率的信息,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