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线德大锅米线

昆明人的特点就是什么都能放进米线里。左图不是典型的米粉吃法,但应该很好吃。正如贴这张图的博主姐姐所说“我生病的时候,如果有人能给我做一碗这样的米线,我会马上跟他登记结婚...呵呵...我怕谁?”

右边的是一大锅牛肉米粉,通常作为早餐。

这是一大锅肠旺粉。“米粉是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发酵、打浆、过滤、蒸煮、挤压等工序,然后用冷水浸泡、漂洗后,再煮制食用。米粉细长、洁白、有弹性,配着食材煮,凉拌热食都很好吃。云南人把米粉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烹饪方式有冷、热、卤、炸;配料数不胜数,红烧肉、脆皮哨子、三鲜、旺肠、炸酱、鳝鱼、豆腐脑等等。”(李昌钰)

翟勇安,玉溪金官营人,第一个把玉溪小锅米粉引进昆明。他幼年丧父,家境极其贫困。他妈妈去昆明靠织布为生,改嫁给了一个在四川卖饺子的人。四川人传授了一套包饺子的技巧。继父死后,翟勇安沿街摘饺子卖。20世纪20年代初,他应用玉溪小锅的烹饪方法,传到昆明,并不断改进。1938,翟勇安去段市街经营。端氏街* * *,有三家小锅炒菜店,味道都不错,但翟勇安是最突出的一家。至今,一些老昆明还记得端氏街的小锅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