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头痛外治十一法
熏蒸止痛法:川芎15g,僵蚕30g,白僵蚕20-30g,白芷15g。将药* *放入砂锅中,加5碗水,煎至3碗,用厚纸封砂锅。使用方法:根据疼痛部位的大小,在封面纸中央开一个孔,使患者的疼痛部位对准纸孔;对于全头痛者,将头部对准砂锅口(闭眼或用毛巾包裹),用大方巾蒙住头部,用药液散发的热气熏蒸,每日1剂,每剂两次,每次熏蒸10 ~ 15分钟。适合各种头疼。
局部热烫法(1)分别为:药用川芎15g,白芷30g,荆芥、薄荷、葱白(切碎)15g。上药,研成粗粉,炒熟,布裹。熨烫患处,每天1次,每次约15分钟。对感冒头痛有效。如果是风湿性头痛,要去荆芥,加羌活、川乌各15g。以上方法也有效。(2)生川乌、生南星和生白附子等份,研成细粉。每30g,用7根葱和15g姜,切碎捣碎,混合均匀,用软布包好蒸,然后烫痛处,快速有效。
外用酊剂取白芷、阿莎丽、川芎、冰片10克,乳香、薄荷冰、红花5克,加入75%酒精100 ~ 200毫升,密封浸泡2天。使用时,棉签蘸药水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三次,共1周。
药汁涂抹法取鲜姜、葱白各100g,洗净,放入瓷碗中,加少许凉开水,捣碎取汁,用棉球蘸药汁涂抹于太阳穴或额头或头痛处,再用手指轻敲涂抹处,每日数次。
使用中药,将川芎15g、白芷9g、冰片1g、阿莎丽3g、羌活6g和* * *研成细粉,装瓶备用。使用时,根据患者年龄,取药粉3 ~ 6g,放在纱布上,卷成条状。左头痛堵右鼻,右头痛堵左鼻,整个头痛交替堵左鼻和右鼻。65438+每天0 ~ 2次,持续5 ~ 7天。
塞鼻取喷嚏法(1)是将防风、藜芦、栝楼等量研末,取少许抽动鼻子取喷嚏,适用于一切头痛。(2)雄精(雄黄中极品)1g,芒硝3g,川芎6g,白芷8g,乳香2g,没药2g各一份。* * *研成细粉,吃一点点破伤风止痛,停用。
荆芥9克、穿山甲9克、白芷9克、蝼蛄9克、全蝎3克(去毒)、土鳖虫3克、姜蚕3克、牙皂5克、* * * *研末,加入冰片1克,与蜂蜜混合,涂抹贴在两太阳穴上(晚敷早揭),每日1。这个方子是清朝光绪年间头痛厉害的时候用的。
取适量吴茱萸研磨成细粉贴涌泉穴,取适量米醋调成稀糊状,外敷鼻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1疗程7天,连续1 ~ 2疗程。此法取上而下,平肝潜阳,诱热下行,对高血压头痛、肝阳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将菊花、桑叶、桑枝、夏枯草用药液浸泡,取汁用水浸泡,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连用5-7天。如果足浴后再按涌泉穴,疗效会更好。
针刺法取30 # 1英寸针或家用小缝针。常规消毒后,握住针尖露出一小尖端,以每分钟约次的快速拍打头痛部位1分钟,以轻微出血为度。间隔3分钟后,轻敲针头约2分钟。头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叩击量或延长时间,一般每天1 ~ 2次。
针刺百会穴的方法是以百会穴为主,前顶穴和后顶穴相配合。斜刺百会穴3cm处,沿眼向前穿顶前点,向后穿顶后点,快速强扭* * *。约1分钟后,头痛症状逐渐消失,强* * 2-3分钟后,头痛症状全部消失。头痛症状较重者,先口服鲁米那片30mg,针刺后用75%酒精湿敷盖针,再留针注射。对于有轻微头痛症状的患者,只需用酒精覆盖留针处。每天1次,3次就是1个疗程。百会、丁谦、后顶都是治疗头痛的有效穴位,三者合用有醒脑安神、通络止痛的作用。对治疗脑外伤后遗症引起的头痛特别有效。
谷穴艾灸法对于偏头痛患者,可以点燃艾条,艾灸患侧的谷穴(耳尖上方,发际线1.5寸处)。艾灸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其他人告诉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烟酒和辛辣食物,并尽量避免感冒。据临床观察,部分患者在口服舒通定无效的情况下,改用艾灸鼓路穴,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法律、外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