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芙蓉花的功效与作用

芙蓉花

(概要)

异名芙蓉花(清路易)、双花(本草)、抗冻花(一步吴芳陆机)、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集)、水芙蓉、初霜花(福建中草药)。

来源是锦葵科的花。

木芙蓉(柳河东集)的植物形态又名木莲(醴陵河集)、木槿、木槿(纲要)、醉木槿(精华药材)、大叶木槿。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 ~ 5米。分枝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宽卵圆形至卵圆形,长10 ~ 20厘米,宽9 ~ 22厘米,掌状3 ~ 5裂,具三角形裂片;基部心形,先端短或渐尖,边缘有波状钝齿,上部稍有毛,下部密被星状;叶柄长5 ~ 8厘米。花腋生或簇生在枝上,直径7 ~ 10厘米;上午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下午深红色;花梗厚而长,被黄褐色的毛覆盖;小苞片8 ~ 10,线形,1.5 ~ 2.5厘米长,有毛;花萼5裂,长3 ~ 4厘米,有毛,裂片宽卵形;花冠大而美丽,5瓣,外面有毛,单瓣或重瓣;雄蕊众多,花丝组合成圆筒状并包围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球形,腹面开裂成5瓣,长约2.5厘米,被密毛。种子呈肾形,有长毛。花期8月至65438+10月。

在花园里种植的。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这种植物的根(木芙蓉根)和叶(木芙蓉叶)也入药,每一种都有专门的文章详述。

收集6月5438+10月刚开的花,晾干。

药材的干花呈钟形,或缩成不规则的椭圆形;小苞片8 ~ 10,线形;花萼灰绿色,5裂,表面有星状毛;花冠红色,红棕色至棕色,皱缩且柔软,中心有一枚黄褐色雄蕊。

所在地:浙江、江苏等地。

性味辛辣,性平。

(1)《本草》:“辛,平,无毒。”

②滇南草药:“性寒,味苦、甘。”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和,味微苦,无毒。”

归经①滇南草药):“入肺。”

②《本草求真》:“入肺、肝。”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疗痈、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

(1)《本草经》:“治恶疮。”

②滇南本草:“止咳,解除各种毒疮。”

③《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4)《纲要》:“治各种痈肿毒疮,消肿排脓止痛。”

⑤《要药》:“消痈肿,散疮肿,治鱼嘴便毒,治小儿惊风胃痛。”

⑥药物分类:“治眼疾、妇女白带、补气血。”

⑦贵州民间验方药集:“通络活血治妇科病。”

⑧《四川中医志》:“治泻。”

⑨《本草》:“外敷打瘀,消肿止痛。”

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止痛。”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4元(鲜1 ~ 2两)。外用:研磨,混合或捣实。

方一:治吐血,崩漏,目赤,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一至二朵,煎服。(上海常见中药材)

②痈肿毒治:芙蓉花、叶、牡丹皮。煎煮,洗净。(湖南药理学)

③治疗黑鱼疖、蛇毒:鲜芙蓉花二两,冬蜜五块钱。捣烂敷,一天换两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④控水烫:芙蓉花晒干,研末,抹香油。(湖南药理学)

⑤治灸疮:将芙蓉花研末,末敷。(“奇迹治愈”)

⑥治虚咳: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至二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衣;没有糖的时候也可以加盐。(重庆草药)

⑦治经血不限:霜降花、莲子壳均分。最后,我会为每次使用大米支付两元钱。(《女子秘方》)

临床应用:用芙蓉花制成的20%药膏外敷治疗疔疮、蜂窝组织炎,有消炎、消肿、排脓、止痛的作用。据300多例观察,1次用药后疼痛缓解。3 ~ 7次后,可以得到消肿不流脓的效果。

提醒你:木槿木槿是网上的中草药。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