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镇巴写个导游

镇巴县是陕西省汉中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角,大巴山西,米仓山东,素有陕西省“南大门”之称。为汉朝大将班超的封地,红四方面军曾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山南县,土地面积3437平方公里。境内有汉族、苗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其中镇巴县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县内有白天河景区、西北独一无二的苗家寨、亚洲最大的巴山竹林等景点。夏商朝属于梁朝。

东周是楚国的土地。

东汉永元七年(95),汉帝、平帝封西域名将班超为定远侯,郡县、土地为其封地,设置定远域,又称平西、半城。

三国蜀汉彰武元年(221),城固县南部建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县城位于贵人山,就是今天镇巴县玉都坝镇的古城堡。这是镇巴县建立的开始。

清嘉庆七年(1802)对西乡以南24处进行了分析,定远殿设置在“韩影遥远,城内封建”的含义中。自此,镇巴县级行政区设置稳定。

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名定远县,1916改名镇巴县。

1932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次年9月,在县城南部池南乡建立山南县。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出境长征,陕南县名消失。

1949 17年2月17镇巴和平解放,6月1949 19年2月镇巴县人民政府成立。镇巴县位于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部。巴山主脊自东向西,形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成为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地质成分以褶皱和断层为主,岩溶地貌发育,洞穴和地下河较多,地表岩石多为沉积岩和变质岩。山谷深,山陡,相对高差大。最高点——巴山主峰江干山海拔2534米,最低点——八庙镇兰柴沟口海拔416米,垂直高差2118米。地形以中山地貌为主,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面积占8.4%,平均高度1231.4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坡平缓,北坡陡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占84.4%。不同高度和坡度的组合构成了该地区的各种地貌。横跨嘉陵江和汉江,有6条大河。林地面积371.6万亩,其中有林地225.86万亩,灌溉林1.2268万亩,疏林地654380+0.776万亩,人工造林38.9万亩。森林覆盖率44.2%,活立木年产量654.38+0.8万立方米。橡树和竹子是分布最广的树种,其次是松树、柏树和桦树。野生竹类以森林竹类为主,其中巴山竹49.6万亩,是亚洲最大的连片野生竹林。皮棉资源主要有漆、菌、菇、核桃、茶、桑、桐、棕、果、药材和野生动植物。其中中草药资源有236种,被称为“天然药库”。古钟廊建于2003年,悬挂展示的是从全县24个乡镇收集的古铁。

古中郎

古中郎

共有10口钟,其中以剑池乡蒿坪寺村采集的大铁钟体积最大,档次最高,历史最长,为钟中之冠。浩平寺古钟,铁铸,南宋少定二年(1229)铸造。钟高2.25米,口呈波浪形。喇叭口周长4.27米,厚度13厘米,重约六吨。钟体被一个小空间覆盖,分为三段。1989,被陕西省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5月27日运至镇巴县文管所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