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相关中成药简介
《中医大辞典》橘皮橘皮是中药的名称,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又叫陈皮、红皮、黄橘皮。芸香科柑桔及其变种的成熟果皮。主产于四川、浙江、福建等地。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主要功能为理气健脾、祛湿化痰。1.治疗脾胃气滞,腹胀,消化不良,呕吐,呃逆。2.治湿痰郁,胸闷膈,咳嗽痰多。煎服:3 ~ 9g。3.为了治疗烧伤,新鲜的桔子皮被捣碎,装瓶和液化,然后每天几次浸入伤口。化学成分橙子的外皮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还含有橙皮苷、新橙皮苷、桔橙素、柠檬苦素和5-去甲基桔霉素。药理作用挥发油对胃肠道作用温和,促进消化液分泌,消除肠内积气,有轻微祛痰作用。橙皮苷类似于维生素P,具有抗炎、抗胃溃疡形成和利胆作用。维生素B1含量丰富,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该汤剂能抑制胃肠平滑肌,具有一定的解痉作用。*字典出处橘皮本经拼音名JúPí别名陈皮(孟韦)、桂老(侯药典)、黄橘皮(济风普济方)、红皮(汤剂本草)。来源是多种橙子的果皮,如芸香科植物福菊或朱菊。10个月后,采摘成熟的果实,去皮,阴干或晒干。产地分布主要产于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出产。完整的果皮通常分成4片花瓣,每片花瓣呈椭圆形,在叶柄处连在一起。有时破碎分离,或呈不规则碎片状。膜厚1 ~ 2 mm,通常向内弯曲:外表面为鲜橙红色、黄褐色至褐色,有无数小而凹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海绵状,有短线维管束(橙复)痕,果蒂致密。干燥后柔软、易碎、易断、断面不平整。气息是香的,味道是苦的。皮薄、片大、色红、油润、香气浓郁者为佳。柑橘皮的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主要是柠檬烯。温州蜜橘的果皮还含有挥发油,油中含有异丙烯基甲苯、δ榄香烯、α二聚体、α葎草酮、β葎草酮、β倍半萜烯、α葎草烯醇乙酸酯和甜味。
见百科词条:橘子皮[最后修订于2016/8/316:57:32 * * * 5044],自动匹配出以下结果。不排除有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请自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