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兰简介
2“*字典”:石兰2.1来源《本经》
2.2拼音姓名Lán Shí
2.3石兰别名兰子(本草注)
2.4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果实。当秋天天气变热时,收获并晒干水果。
2.5蓼兰(唐本草)的原始形态,又称蓝蓝(本经)。
一年生草本,50 ~ 80厘米高。须根细而多。茎圆柱形,节分明,单叶互生;叶柄长5 ~ 65438±00毫米;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边缘有毛;叶片卵圆形或卵圆形,长2 ~ 8厘米,宽1.5 ~ 5.5厘米,先端钝,基部向下,全缘,干燥后两面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总长度为4 ~ 8厘米;苞片具缘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卵球形;雄蕊6 ~ 8枚,着生于花被基部,药用黄色,卵圆形;雌蕊1,花柱不凸出,柱头三叉。瘦果,3肋,棕色和发亮。七月开花。结果期为8-9月。
2.6栖息地分布为野化沟中的野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现在从东北到广东都有栽培。
2.7干燥瘦果被宿存花被包着,卵圆形,长约2毫米,有3条棱线,表面棕色有光泽。
2.8性味甘寒。
①经典:“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理论:“味甘。”
2.9回归经典《此经遇原》:“入肝。”
2.10功能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热发物引起的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疔疮。
(1)经典:“主医百毒,螫之。”
②药性理论:“补骨髓,清耳目,益五脏,调五脏,益关节。治经脉气滞,可使人健康,少睡,益心。”
③唐代本草:“治毒肿。”
④品慧要领:“解药、毒箭、石毒、狼毒、射毒。”
⑤本草求真:“解毒消疳。”
⑥《中国药用植物图说》:“清热解毒,治小儿诸疮。”
2.11蓝莓口服用法用量:煎服,1 ~ 3元人民币。外用:研磨、修整。
2.12关注《本草舒舒》:“寒性虚寒者及长期怕冷,感到胃寒者,不可服用。”
2.13各派讨论《本冯静元》:“本经用大清之子石兰,谓之辽兰叶。性为阴,味苦寒,可入肝。是清除温病邪、阳毒咽喉痛的必备药物。然而,茎和叶有相同的味道和适应症。
2.14注:该植物的叶或全草(大青叶)及叶的炮制品(青黛、青黛)也有入药,每篇都有详述。
2.15摘自*字典
中医石兰丸方药lánshíwán《生肌总录》卷115:石兰丸:方药:石兰1两1分,沈复(除木)1两1分,防风(除木)...
炒蜂箱,磨成粉)1两、红豆2两、糯米2两、小米2两、蓝莓(生吃4味)2两、猪苓(去黑皮)半斤、香菜(档...
Huāguāngsǎn拼音:huā guā ngs m: n药方:龟板屑2半,石兰(炒)2半1,安息香(不研)1两,朱砂(不研)1。...
清脂散方(XI卷):方名:清脂散组成:青黛3元(研究用),青3两,白芝麻9两(保健用)。适应症:儿童癫痫。使用...
秦皮粉两半、栀子仁两半1、酸枣仁两半1、车前子两半1、大蓝氏两半1、防风(无叉)两半1、决明子(炒)两半1、苋菜。...
更多使用中药石兰方
中成药板蓝根颗粒,用中药石兰,有麻疹等。用法用量:每次5 ~ 10 mg,每日4次。注意事项:热毒未满者勿服用板蓝根颗粒。...
绞股蓝片的总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疗效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体外实验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抑制脂肪细胞分解形成游离脂肪。...
将文蛤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说明:本品为灰蓝色粉末;好吃。鉴别:(1)取本品,滴加稀盐酸。...
香砂养胃口服液干燥至2ml,置于滤纸上,干燥,喷0.05%溴酚蓝乙醇溶液。蓝色背景上出现黄色斑点。(2)采取...
山楂麦曲颗粒分层,紫外光(365nm)检查,醇层呈蓝色荧光。(2)取本品10g,研磨,加入2%盐酸和乙醇。...
中成药用多了。
古籍《证本草》中的蓝固:【卷七】蓝固蓝固味苦,寒,无毒。主解毒,杀虫,(声,小儿鬼也。)鬼,毒。九福...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蓝王有禁,字产受督,故也。《别录》提要说:石兰生于河内平泽,其茎叶可染青。弘景曰:今此染园。...
《本草半雅》:【第三回】石兰说:生于河内平泽。也有菜园作为苗床。五种中只有蓝是专为蓼蓝挑选的。蓼蓝,叶似蓼,三月苗,五月花,...
《本草纲目:【本草部上品第八卷】草之草无毒,生蓝(出于神农经典)。主要解决各种投毒杀法(听起来像小孩子的鬼),鬼刺中毒已久,但头不白,人合体(神农经典以上)。...
盛济宗录:【卷146杂疗门】中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