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的屠呦呦对青蒿有着一生的热爱,有着一颗报国的心。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个科研最高奖。原因是她在1971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功治愈全球约2亿疟疾患者。
那么什么是疟疾呢?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流行,美越开战。因为疟疾,大量士兵死亡,于是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向中国求助。
因此,国家在1967成立了“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简称“523工程”。而项目负责人是屠呦呦。电视剧《建功立业》中,屠呦呦所在单位讲述了屠呦呦如何带领团队一步步成功发现青蒿素。
当时正值“文革”,一些资历很深的人要么出身复杂,要么成为反动学术的权威。于是领导们把目光投向了屠呦呦。她毕业于北大医学院,药学专业,所以通过了专业技能考试。
当时从国内大量方剂中筛选发现了一种名为“常山”的中药。能有效杀灭疟原虫,属于顶级种子选手。其有效成分为常山碱,但毒副作用很大。
因此,国家希望尽快找到新的抗疟药。
接到上级命令的屠呦呦带领两名队员攻克常山碱的毒副作用。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询问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常山碱的毒副作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换句话说,常山碱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既然常山碱的毒副作用无法解决,为什么不尝试寻找其他抗疟药呢?
有了这个想法,她马上申请领导,领导不同意。他以为那么多人找了几十万个方子资料,都没找到。现在不是大海捞针吗?
而且现在知道了重铬酸盐是最有效的,领导觉得应该抓住重铬酸盐不放,有所突破。但在屠呦呦看来,继续研究重铬酸盐是浪费时间。她甚至当场挑战领导,坚持要改变主意。
她查阅了很多治疗疟疾相关的古代医书,在很多地方搜索偏方。她发现“青蒿”这个词在书籍和药方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于是她决定把研究目标转向黄花蒿。随着小鼠疟疾的反复实验,她发现黄花蒿对疟疾可以有一定的疗效,但最终的结果与古人所说的并不一致。
为什么古人说青蒿可以完全治疗疟疾,而今天的实验却不能完全治愈?带着疑问,屠呦呦又读了一遍经典,最后受到葛洪《肘应急方》的启发,里面说“抱青蒿一次,用两升水染之,绞汁,全服。”
原来屠呦呦对黄花蒿的提取方法一直是水煎,高温可能会破坏黄花蒿的有效成分..于是她用沸点更低的乙醇提取。最终证明青蒿素可以100%杀死疟原虫。
但这只是成功地应用于老鼠和其他动物。不知道青蒿素对人体有没有毒副作用?
为了使青蒿素能够快速开展临床试验,应该先进行人体试验。屠呦呦决定自己吃药,观察青蒿素对人体的反应。
然而,当她的丈夫李廷钊听到这些,他坚决不同意她去冒险。相反,李廷钊希望他能取代屠呦呦成为实验的第一人。倔强而坚毅的屠呦呦终于骗过了丈夫,自己也试了药。
经领导批准,屠呦呦住进医院,试用药物。结果表明,青蒿素无毒、安全。所以,这给全国的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也给全世界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希望。
屠呦呦在当时并不是最好的研究者,但她为什么会成功?我觉得首先是她的坚持和努力。屠呦呦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对工作感兴趣,不太关心生活和家庭。
下班回家后,和老公最常聊的就是工作问题。在家里,丈夫负责做饭、接孩子和其他家务。屠呦呦经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丈夫就弄了一把备用钥匙,放在楼下刘奶奶那里。
屠呦呦也不懂人情世故,说话直接,不懂得拐弯抹角,遇到领导从来不主动打招呼,跟领导讨论的时候敢于挑战领导,固执己见。
她工作很努力,经常吃到很晚,甚至忘记吃饭。她几乎每天都沉浸在学习和研究中。她答应去接孩子,但直到晚上十点才想起来。
她工作认真,追求真理,怀疑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
电视剧《功德圆满》开拍前,节目组多次到屠呦呦家,试图了解她的人生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青蒿素是我们研究发现的成果,不是我自己的功劳”。
所以低调谦虚的她把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大家。在2015诺贝尔奖上,她也说过:“青蒿素是中医送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专业研究精神,为医学事业奉献了一生。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她的故事和她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