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方法流程

正确的煎药方法包括选择煎药器皿、浸泡中药、煎药温度和时间等。

1,选择煎药容器

煎中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专门煎中药的砂锅,或者用瓦罐煎药。同时也可以用搪瓷锅等器皿,不能用铁、铝、铜等器皿,否则会有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中药浸泡

煎中药时,需要将中药浸泡在水中30分钟左右,同时将中药放入器皿中,用高于药面尺寸的水浸泡。

3、煎煮温度和时间

煎药时要注意火候。先用武火煎,然后继续用小火煨30分钟左右,然后关火,将药汁倒出器皿,加入适量清水,再煎第二遍,先用武火再用小火煎20至30分钟左右。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不同的煎药方法,中药功效不同。中医对中药的汤剂是很讲究的。同一个方子,因煎服方法不同,治疗的适应症和疗效也不同。即使辨证准确,用药得当,但如果煎服、服用方法不当,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同的煎药方法差别很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用于治疗外感疾病的止汗药,如花、叶、全草等。,此类药物性淡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故其有效成分易长时间挥发。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猛火(大火)急煎。

滋补调理类药物,需延长熬制时间,用文火(小火)慢慢熬制,第一次熬制汤汁煮沸后再熬30~60分钟,滤出药汤;第二炒煮20~30分钟。文火可以充分溶解汤中的药物成分,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