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一、气滞血瘀体质的药物调理
1,气滞血瘀体质要用行气活血药物疏通气血,达到“活血化淤”的目的。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三七、银杏叶等。,有助于改善气滞血瘀体质。
2.用于脘腹胀痛、嗳气、大便不爽或便秘,木香、陈皮、砂仁、槟榔、豆蔻、厚朴、大腹皮、莱菔子、大黄、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可用于行气止痛、消食通便。
3.如有情绪抑郁,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川芎、乌梅、八月萨格勒布等。
第二,行气活血,延年益寿,消除疾病
银杏叶制剂对气滞血瘀体质的多发病中风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作用。根据法国巴黎大学的研究结果,中风后继续服用银杏叶制剂,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特别是对轻度中风。
三、气滞血瘀体质的生命调理
1,研究发现,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缺血,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加速衰老。因此,对于气滞血瘀的体质,行气活血有防止衰老的作用。
2、在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慌、担忧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坚持体育锻炼,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都要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3.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排便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循环缓慢。所以气滞血瘀体质平时要多喝水,每天摄入不少于2000 ml(约8杯水)。
4.老年人由于元气的促进功能下降,容易气滞血瘀。应该坚持“快走”运动。据测试,“快走”时吸入的氧气是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8倍,可以大大改善“血瘀”状态。
“寒则气滞”“寒则凝血”。气滞血瘀的体质,除了衣服、被子外,不宜在寒冷的环境中放置太久。冬天的室温不能低于20摄氏度。夏天要用空调降温,室温不能太低。一般要保持在25 ~ 26度左右。每天泡热水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循环。如果能经常药浴按摩,效果会更好。气滞血瘀的防治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