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应该怎么治疗?

面瘫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经过1~3周的治疗后逐渐恢复。除少数情况外,最迟2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治疗效果是否理想,早晚能否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能否及时。专家认为,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一周内。当然,在及时治疗的前提下,还需要正确合理的综合措施。

首先要用药物治疗,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体来说,大部分医生主张在急性期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一个疗程(10~14天);同时给予维生素B1、B12、地巴唑、三磷酸腺苷(ATP)。另外要注意保护角膜,因为面瘫侧经常不能正常闭眼眨眼,使角膜长时间暴露而感染,所以睡觉时要用眼罩和眼膏保护。

其次,物理治疗可以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具体来说,急性期接受超短波透热疗法和红外线放射疗法;恢复期患者可接受碘离子透入疗法或针灸疗法,患者可在家做局部热敷。

最后,要注意早期的功能锻炼。具体来说,患者可以对着镜子做皱眉、抬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配合面部肌肉按摩,对促进和加速康复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