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哪几种平喘药?写出主要代表药物。
1,抗炎平喘药:
1)糖皮质激素类;
2)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2、支气管扩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
2)茶碱;
3)抗胆碱能药物;
消炎药和平喘药
1.糖皮质激素药物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但副作用多且严重。
目前主要局部应用:吸入给药。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已成为抗哮喘的一线药物。
但当重症无法控制时,仍需全身给药。
倍氯米松
特点:①局部作用是地塞米松的几百倍;
②轻度全身作用;
③对下丘脑-垂体-皮质轴无抑制作用;
④效果显著。
药理作用:
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和免疫细胞;
①抑制巨噬细胞C、N、T淋巴细胞C和肺巨噬细胞C的功能;
②肺肥大的数目C;
③E颗粒C在支气管内的聚集和介质释放;
④上皮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
⑤抑制炎症C与内皮C的相互作用,并↓血管通透性;
⑤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2)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
①抑制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的产生;
②诱导抑制蛋白lipodermin的产生→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p . g . tx A2,pt激活剂)的产生。
③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蛋白水解膜的释放。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患者吸入抗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SO2和冷空气有利于受损上皮的修复。
4)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的敏感性
有利于支气管扩张和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肿胀。
作用机制:
GCS+GR→复合体→核→炎症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
①抑制某些炎症相关蛋白(细胞因子、NO合酶、磷脂酶A2、环氧化酶)的表达;
②促进某些抗炎蛋白(如脂蛋白、β2受体、vosocortin等)的表达。)→抗炎作用。
体内过程:
生物利用
10-20%以上的疗效是通过消化道代谢的。
胆汁排出70%
尿液排泄10-25%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控制不满意的慢性哮喘患者;
对急性患者无效;
不适合持续哮喘患者;
达到顶峰需要10天,比较慢。
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
口腔念珠菌感染
嘘,服药后及时漱口。
2)全身反应:
一般治疗没有效果;
长期大剂量(> 0.8mg/天)可抑制皮质轴。
其他吸入激素
布地奈德
克罗米芬的生物利用度约为11%。
可用于过敏性鼻炎。
曲安奈德
丙酸氟替卡松
氟尼索龙
第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认为哮喘是继发于抗原过敏的慢性炎症。
这类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作用。
色甘酸钠
药理作用:
无直接扩张作用,但通过抑制特异性抗原和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而发挥作用。
1)抑制抗原诱导的肺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加速肥大C膜Ca2+通道关闭→阻断Ca2+内流→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
2)抑制呼吸道的神经源性炎症:
抑制二氧化硫、缓激肽、冷空气和二乙基氰酸甲苯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3)呼吸高反应性
体内过程:
高极性,口服吸收仅为1%。
T1/2短3’—4’
吸入肺部,吸收5-10%。
T1/2 80 '
临床应用:
哮喘预防性治疗控制不了发作。
7-10天前。
对抗原明确的外源性患者有效。
还能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
内生不良
长期应用后,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患者可以用这种药减少激素的用量。
一般一个月见效,8周后仍无效者可以放弃。
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也有效。
不良反应:
咳嗽,气短,甚至哮喘,加少量异丙肾上腺素预防。
其他抗过敏药
曲尼司特作用于色甘酸钠。
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比较好。
荨麻疹和过敏性结肠炎有效。
酮替芬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抑制H1受体
对儿童有效,连续用药超过12周。
可连续使用12周以上。
对于激素依赖的患者,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
奈多洛米娜的作用很强,可以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抑制肥大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抑制呼吸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
抑制E.N和巨噬细胞c的功能。
支气管扩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
2.茶碱
3、抗胆碱能
(1)β激动剂
机制:
1)抑制肥大C.NC释放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和过敏介质→毛细血管通透性↓
2)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进粘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
3) β2兴奋→A . C .激活→CAMP合成→平滑肌舒张。
主要用于控制哮喘症状。
分类:
1)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Adr。国际标准化组织
2)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克伦特罗和氯丙那林是中间类别。
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长效类
* * *相同功能:
1)高选择性;
2)β2 & gt;β1,对α无效。
3)持续时间长,对心脏影响小。
4)仅控制症状
(2)茶碱
特点:广、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中枢兴奋等。
对痉挛性呼吸道有更显著的效果。
药理作用:
1,支气管扩张平滑肌
①磷酸二酯酶的抑制
抑制C中CAMP → camp的分解→松弛。
②阻断腺苷受体
腺苷可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白三烯,茶碱可阻断腺苷受体→抑制呼吸道收缩。
③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的释放。
④影响Ca2+转运。
2.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抑制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大肠杆菌的功能→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炎症和气道反应性降低。
3.增强膈肌收缩性,减少膈肌疲劳。
临床应用:
急慢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静脉注射有效。
对于慢性患者,可采用口服和缓释剂进行夜发。
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源性哮喘的喘息症状。
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应严格控制剂量,及时调整。
1)胃肠道反应:口服时最常见;
2)中枢兴奋:可被镇静剂对抗;
3)心血管系统:静脉注射过快或过高时,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iv一定要慢慢稀释,孩子更要谨慎。
常用茶碱类药物:
氨茶碱氨茶碱:水溶性高,碱性强;
二羟基丙氨酸(甘油茶碱)二羟丙茶碱:
胆茶碱:
多索茶碱: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茶碱:茶碱
3.抗胆碱能药物:
异丙托溴铵
特点:
①季铵盐,口服无效。
②气雾剂给药
③对支气管选择性高,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
④对痰液分泌和粘稠度影响不大。
临床应用:
1,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高通气功能,疗效好。
2.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3、联合β2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