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与自利的区别是什么

1、含义不同

自利是指由于身体内部因素如脾肾阳虚或中气不运所致的慢性腹泻,一般不伴有其他胃肠道症状。

下利简称利。亦称下痢,是一种病症。早期古医籍中痢疾与泄泻的统称。后世区分为利与痢,以利为泄泻,痢为痢疾。

2、症状不同

下利相当于现在说的急性腹泻,可以见于多种疾病。自利一般说是慢性腹泻,主要见于肠胃疾病。

下利:水气不从小便出反而渗于大肠。利下则是一种治法,即利小便,多用于外寒里热证。

扩展资料:

《伤寒论》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伤寒论》一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百度百科-自利

百度百科-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