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有什么景点?

鹤坂山、会仙山、范公祠、范仲淹读书洞、王波起义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唐李寺。

三八水库,人工湖,

天然景观

邹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丰富。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县。1991丁公遗址出土的陶文,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800年。邹平县地处西汉,人杰地灵。秦汉时期,傅盛传承《尚书》,名扬天下。魏晋时期,刘徽写了《九章算术注》,才华横溢。隋末,王波第一次在长白山高举义旗。唐末段以恒之名撰写《酉阳杂记》,流传于世;范仲淹的少年时代是在北宋的邹平度过的,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发源于此。邹平被称为“龚凡的故乡”,远近闻名。明清以来,诗人、词人纷纷聚集于此打赏唱和,成为一时的繁华。和经济学家脱颖而出,而诗人和名人如张士驹和郝脱颖而出。近代学者梁来明曾在邹平进行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活动。现代著名诗人李广田,版画家刘建安,语言学家李在镕,都为桑梓和邹平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在县城南部,长白山绵延数百里,山不高,却清丽雅致,林海不阔郁郁葱葱,松柏溪流潺潺,被誉为副山中的“小泰山”。白云、漠河、辉县三峰,云雾缭绕,蔚为壮观,在古代有“得天独厚之地”的美誉。站在山顶,黄河和小清河像两条龙,自西向东奔向大海。潇水、月河、黛溪、柯华河等水系从南到北如画,美轮美奂。“鲁中生态明珠”河边山森林公园、“齐鲁小灵岩”佛寺唐李寺点缀其中,尽显山清水秀的灵气。

范公祠

邹平四季分明,沃土坦荡,物是人非。境内有丰富的铜、花岗岩、麦饭石和中草药资源。邹平水星、红芽香椿、贡山药、车头甜柿、庆阳小米等产品驰名中外。邹平旅游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业迅速崛起,世界各地的客人朋友络绎不绝。刁窝峪:刁窝峪位于邹平县青阳镇Xi阿托村南5华里,山谷深广,达3华里。从1993开始,青阳镇对榆中王宝起义旧址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了自然、人文、寺庙文化三大景观。

刁窝峪

是隋末(公元611)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遗址。山谷又深又险,景色十分奇特。刁窝峪三面与高山相连,但西北角有一个东西宽20多米的煤峪口——石门。相传石门建于王波起义时期,可谓“一人守之,万人不得其门”。石门东西两侧有“古石墙”(又称石城墙),随山势向两侧延伸,高约2尺,长约2里。当你进入石门时,你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但你看不到水影。西南有一条山涧,山石嶙峋,水无声地从石底流过,故名“潜龙溪”。渝北山西头是九峰,奇形怪状,峭壁滴水,汇成山川,与水相连。九峰之后,东边野花遍地,多刺的草生长,早春的太阳下鲜花盛开,世界上称之为“迎春岭”。东灵山之巅,巨石丛生,倾斜而立,站在峰顶,远看似盛开的荷花,故称莲花台(又名莲花峰)。

刁窝峪

在云南南山山顶,有两块巨石东西相对,形似门道,世人称之为“天门”。据说毕夏·袁俊去“泰山奶奶家”必经此门。天门西面有刘玉瀑布。夏季,山洪倾泻,水流汹涌,马立克奔腾。在十几里外的青阳镇,可以闻到它惊天动地的吼声,看到千里修行,就像“银河落九天”的奇观。北谷低处的三角地带有一口泉井,号称天下“美井”。久旱之后,美丽的井水异常甘甜干涸,供游客饮用。许多游客将水引回家,并将其视为神水,可以消炎祛病。这口漂亮的井的水穿过东南的山谷,山上有100多种药材。药材根部湿润,渗入井中,水中含有多种药用元素,故有消炎祛病之功效。从美丽的井顶望去,一根高约20尺的石柱突兀地立在东南山谷的平地上,倒像一支巨笔,故称“笔尖石”。青阳镇根据雕窝峪的自然景观和特殊意境,对1993王波起义遗址进行了复原,在石门至毕夏寺3里多的山谷中修建了雕塑《王波亭和王波像》,并书写了各种风格的汉字,刻在悬崖峭壁上不同位置,供游客欣赏和游览。其中有石门条幅“刁窝峪石门”和对联。第一部:清泉石流有意思,第二部:宋风临海有个特别的日子,都是楷书;《乾隆河》是隶书;“点将台”是楷书;“除暴济贫”是篆书;“龙潭”是楷书;《天开胜境》是隶书;《邹亮山河引骚》是行书;“九峰”是楷书;《迎春令》是楷书;《峰回路转》是行书;《卧佛石》为一行;《曲径通幽》是行书;《王波兵粮出》是隶书;;《毕夏悬崖》是一部行书。寺庙文化:雕窝峪有文昌阁、山寺、毕夏寺。“毕夏寺”包括“山门”、“见神女”、“古”、“阎奶奶”、“玉皇阁”等。在毕夏宫,有超过65,438+00个不同年龄和年份的石刻,包括明万历和清雍正,乾隆,道光和咸丰。

鹤坂山瀑布

1993年,刁窝峪恢复山会,时间定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前一周举行了会议,9月9日是最后一天。山博会期间,知名戏班受聘在此演出,当地小吃独具特色,游客络绎不绝。长白山邹平长白山旅游度假区位于邹平县。由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会仙山、玉泉山、黄山、碧云湖、花盆河、龚凡寺、范仲淹读书洞、唐李寺、李泉寺、丁公遗址、嘉宝遗址、古城遗址、大商遗址、邹平故城遗址、邹亮故城遗址、潮阳故城遗址、高远故城遗址、梁邹侯墓、王波组成。唐礼寺,唐礼寺

关于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据说唐曾在此行医,故名。其实这是一个小佛寺。主要建筑有三座,一座是正殿,一座是东西殿,一座是跨院僧房,藏经楼,殿南是香客客房,殿东是草房。共有32套房屋,建筑面积820平方米。

唐礼寺的修建日期已不可考。根据碑文,它最早是在明朝隆庆年间重建的,距今已有400多年了。现存的唐礼寺大殿,屋顶和屋檐都装饰有双龙和吻兽。内部装饰有大量壁画,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大雄宝殿北墙上绘有彩云和大海作为佛像的背景。西有山水画四旗。在东、西山,绘制的作战地图依稀可辨。正殿游廊上方有九幅彩画,包括中道捉鬼、菩萨像、唐人所学佛经、八仙等。游廊两旁,挂着纳雍海和托塔李天王的画。在西寺的墙上,有黑虎和彩仙升天的图画。

在东倾的寺墙上,有黑虎,竹子和丰富多彩的三国演义故事。此外,山门两侧还有水墨山水和人物画。寺内的附属文物包括建于明隆庆元年至清道光年间的唐礼寺内的四座石碣。医院里有几株紫丁香和柏树。庙的东边有一棵文冠果,据说有500年左右的历史了。唐李寺小巧玲珑,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是一处风景名胜。因为里面有壁画,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拨款改造,1997县政府拨款20多万改造。

去唐李寺交通方便。山村路铺的是柏油路,从邹平县城可以直接打车。有山村餐厅提供饭菜,井水和山泉水清澈甘甜。逛完古寺,可以在周围的深谷密林中游玩。最好的浏览时间是清明节到5月1日,此时鸟语花香,人们来这里散步,充满了乐趣。唐李寺所在的山区盛产水杏、黑枣、香椿、蜜瓜、杂粮。民俗具有鲁西北部山区农村的特点。

河坂山

位于邹平县境内,邹平县与章丘县交界处,是经林业部批准于9月1992成立的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邹平特产

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铁、钙、磷、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它以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深受各大城市欢迎,年产量3000万公斤。

红椿

邹平山药,栽培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一直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已销往美国、加拿大、荷兰、东南亚、香港和澳门。山药营养丰富,滋补作用强。主要成分为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可广泛用作高档食品工业的加工原料和滋补中药。山药入药,味甘性平,滋补力强,健脾胃,补肝肾。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主要分布在长山镇,年产量1.4万吨。邹平水星有着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朝时曾是皇帝进贡的贡品。邹平水星以早熟、优质、高产而闻名。杏子很大,单果重70-80克,最大120克。果实橙红色,肉厚而细,酸甜可口,品质极佳。是老少皆宜的好产品。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17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润肺、平喘、健脾和胃的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营养价值。主要分布在邹平南部山区的张高、何家、江东、董熙镇,面积1.5万亩,年产量1.5万斤。

邹平柿子

邹平柿子主要分布在董熙、青阳等山区和丘陵地带,年产量400万公斤。其营养价值高,含糖量5-20%,蛋白质含量0.7%,脂肪含量0.1%,碘含量高达每百克49.7毫克。它比苹果、梨、桃和其他水果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柿子脱涩后可以鲜食。它们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可以做成柿饼。邹平柿子又整齐又大,棉奶油厚,又甜又香,很受欢迎。它们真的是很好的食疗产品,有很多药用功能。邹平柿子以方形柿子、扁形柿子、圆形柿子为主,品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