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人参没有野山参营养丰富?
1,野山参,吸取日月精华,克服野外恶劣环境生存发展,据说人参可以地下运行;
2.人工的,在温室里长大,土壤养分有限,分批生长,内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差别真的很大。人工人参肯定没有野山参营养丰富。
人参(学名:人参,又名亚洲人参,东北人称“棒槌”)为肉质根,可入药。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尤其是寒冷地区。人参是亚洲常见的药材,西洋参在北美和中美也广泛使用。很多药材店和超市都能找到各种保健品的人参饮片和提取物,用于痊愈后的恢复,增强体力,调节激素,降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肝指数,肝功能保健。人参根中所含的皂苷是其有效成分,中国长白山野生人参皂苷含量较高,但不易获得,价格较高。
物种介绍
濒危物种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第三纪孑遗植物,茎高约40-50 cm,轮生掌状复叶。小的黄绿色花在初夏开花,有单一的顶生花序和扁圆形的果实。它也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是“东北三宝”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采和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山西五加科为代表的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等中原地区的人参早就灭绝了。目前东北人参也濒临灭绝,保护该物种的自然资源意义重大。
人参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其他分布区也应加以保护,严禁采挖,使人参资源逐步恢复和增加。已在东北三省广泛栽培,近期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也有引种。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与三七、西洋参等著名药用植物关系密切。野山参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因为它热、怕旱、怕晒,要求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500 ~ 1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每年七八月份是人参的开花季节,紫色和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的浆果,十分诱人。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缓慢,60 ~ 100年根重才几十克。1989年,抚松县农民在长白山采集了一个“人参王”,重305g,估计在地下生长了500年。这个“人参王”是目前国内收藏量最大的人参,被国家作为“国宝”收购保存。[1]
自唐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人工种植人参。目前,栽培园参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在河北、山西、甘肃、宁夏、湖北等省区也有种植。在精心的人工管理下,栽培的人参六年就能收获,但无论是药用价值还是珍贵程度,似乎都比不上百年人参。野山参被大量开采,越来越少。野山参濒临灭绝。这种“中药之王”、“包治百病之草”,与水杉、桫椤等珍贵植物一起,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折叠和编辑这一段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根茎(苇头)短,上面有茎痕(苇碗)和芽;茎单生,直立,顶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沿中脉稀疏刚毛。伞形花序顶生小花;花呈钟形,有5个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花药球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1,柱头2裂。浆果核果扁圆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2种子,扁球形,黄色和白色。
折叠编辑这一段的成长习惯
喜欢寒冷潮湿的气候,避免阳光直射,抗寒能力强。种子可以保存在阴凉处,胚胎具有形态和生理特征。前者需要20-10℃的变温,后者需要2-4℃的低温,各需3-4个月,未催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砂壤土和腐殖质壤土中种植,避免连作。
折叠并编辑此部分的分发区域
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之间,6月平均气温-23~5℃,7月平均气温20~26℃,1.5 ~ 25℃,耐寒性强,最低气温-40℃。适宜生长温度1.5 ~ 0.5℃,年积温2000 ~ 3.000℃,无霜期6500。土壤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较深的棕色森林土或pH值为5.5~6.2的山灰棕色森林土。大多生活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中,郁闭度为0.7~0.8。人参一般3年开花,5 ~ 6年结果。花期5 ~ 6月,果期6 ~ 9月。
地理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雾灵山和独山)、山西和湖北。
折叠编辑本节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主要靠种子繁殖。催芽:将1种子与3河沙混合,在土壤表面喷洒600-800倍的新型高脂膜,提高出苗率。马上放进发芽箱,放在室内或室外合适的地方发芽。注意经常检查和翻转,控制播种的温度和湿度。在吉林省抚松县,干种子通常在6月下旬播种(前一年收获),移植,并在春季或秋季种植。春播应在4月中下旬完成,适合越冬芽萌发。秋植在5438年6月中后期+10月,适合在土壤冻结前种植。随栽,一般按(15-30)cm×(6-12)cm的行距,平栽或斜栽,覆土5-9cm。棚分为全遮荫棚、透明棚、单透明棚或双透明棚,可根据气候、土质、地形条件选择。
田疃管理
守住边界。出苗后,覆盖碎秸秆或半腐叶,松土除草,一般一年3-5次,防止土壤板结,消灭杂草,培土养苗。追肥时,沟根侧施有机肥。疏花摘蕾,留种子田,初花期疏掉花序1/3-1/2的中间花芽;在生产领域,所有的花蕾都在开花前采摘。越冬防寒,冰冻前,边界覆土或落叶,厚度5-15cm。在神七要塞或风口入口处设置防风屏障,防止冻伤。
需要注意的事项
整地栽植后,在土壤表面喷洒新型高脂膜,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松土除杂草,追肥,疏花摘芽,叶面喷施根达灵,使根部迅速膨大,大大提高了药用含量。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喷洒新型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在这一段中折叠和编辑中医的价值
人参之所以稀有珍贵,主要与其药用价值有关。在早期的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认为人参具有“养五脏、宁神、定魂、止惊、祛邪、明目、快活、益智”和“久服延年益寿”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高度评价人参,认为它能“治男女诸虚”。千百年来,中药材中的人参一直被列为“上品”。再加上人参的独特形状,尤其是野生老参,往往具有人的形状,即所谓的头(根茎,俗称芦头)、身(主根)、肩(根的上部)、腿(根为例)、须(须根),由此产生种种玄机,所谓“人参精”、“人参娃娃”,并加以编撰。
人参强身益寿的功效真的是千真万确。现代医学研究和实验室分析表明,人参中含有一种叫人参皂甙的化学物质,对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强心、抗疲劳、调节物质代谢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折叠药材概述
它是五加科人参的干燥根。
耕耘者是“园参”;野人是“野山参”;在野外播种
但也有“林下人参”、“种子海”之称。秋余采挖,洗涤;园参晒干或晒干,称为“生晒参”;鲜根用针扎透,浸糖晒干,称为“糖参”;人参是晒干的,称为“生晒参”。蒸干后称为“红参”。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至全熟,晾干后去掉人参须,再压成不规则的方柱。功效:温补。白参:选择短而劣质的高丽参,放入沸水中煮一会儿,然后晾干。功效:性质温和。
生产地点
(1)野山参:产量稀少,主要偶见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很少发现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2)林参、园参:主产于中国吉林;辽宁桓仁、新宾、凤城、铁岭、抚顺等地也有产;黑龙江的铁力、伊春、东宁、牡丹江等地也有出产。
收集和处理
园参:9-6月65438+10月采集,除去茎、叶、土壤5-6年以上,加工成不同商品。野山参:5-9月采挖,去除根部和须根,清理土壤。
处理
使用时,去掉芦苇头,切成薄片。
折叠药材的特征
晒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 ~ 15厘米,直径1 ~ 2厘米。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部有浅而断续的粗横条纹和明显的纵向皱纹,下部有2 ~ 3个分支根,并生出许多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小疣状突起。根茎(苇头)长1 ~ 4厘米,直径0.3 ~ 1.5厘米,多挛缩、弯曲,有不定根和稀疏的坑状茎痕(苇碗,一年只生长一次)。质硬,横切面黄白色,粉状,具褐色环状条纹,黄褐色点状树脂道,表皮有放射状裂纹。香气特别,味道微苦微甜。
晒参:直根与根茎等长或短,俗称颈苇,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 ~ 10 cm。表面灰黄色,有纵条纹,上端有紧而深的环状横条纹,俗称“铁线纹”,有两个分支,须根细长,清晰整齐,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俗称“珍珠疙瘩”,称为“珍珠须”。根茎细长,上部有密集的茎痕,不定根粗大,形似枣坑,俗称“枣坑”。总体特征可分类如下:何首乌。有着密密的枣核和紧实的表皮和细纹的珍珠须。
折叠人参的分类
物种分类
一种是五加科人参的根;一种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中药炮制分类
晒干的人参红参野山参西洋参
原产地分类
根据人参的产地,人参可分为吉林人参、高丽参(又称高丽参)和西洋参。
功效分类
人参须:红参须最常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作用较小,较温和。
晒参:性质温和,不温不燥,既能补气,又能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白参(糖参):选择短而劣质的高丽参。将鲜根放入沸水中煮一会儿,排好针扎好孔,然后浸泡在糖汁中晒干。
白参(糖参)功效:性最平和,功效相对较小,适合健脾益肺。
野山参:不温不燥,大大补充元气。它是人参的优势产品,但由于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使用。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至全熟,晾干后去掉人参须,再压成不规则的方柱。红参的功效:温热。益气力大,性温燥,善补阳,适用于急救补阳。
有机人参:无农药残留,无化肥,无转基因。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人参的成分和功效。
折叠药材的鉴别
(1)本品横截面:木栓层是一系列细胞。皮层很窄。韧皮部外侧有裂缝,内侧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散在树脂道,有黄色分泌物。形成一层,形成一个环。木质部有宽射线,导管分散或聚集在一起,呈放射状间断排列,导管旁偶有非木质化纤维。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
晒干的人参粉是黄白色的。树脂道碎片很容易看到,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为20 ~ 68微米,棱角分明。木栓细胞呈方形或多边形,壁薄,曲线呈波浪状。网状和阶梯状导管的直径为10 ~ 56μ m..淀粉粒多,单粒呈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直径4 ~ 20微米,肚脐呈点状或龟裂状;复合颗粒由2 ~ 6个部分组成。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入40ml氯仿,加热回流65438±0h,弃去氯仿溶液,蒸去残渣中的溶剂,加入0.5mkl水,混匀润湿,再加入65438±0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用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 40: 20)混合,取出,干燥,喷以10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图相对应的位置,在日光下有三个紫色斑点相同,在紫外光(365nm)下有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相同。
折叠野山参的鉴别
野山参生长在山区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目前野山参非常稀缺。根据年份和大小,野山参的价格相差很大,一根贵的野山参可以卖到几万元。买野山参要慎重。
(1)胡须:长而长,长而细,有小米状的丘疹,称为“珍珠斑”。那些白嫩嫩的(俗称水胡子)就不是纯正的野山参了。
(2)筘:筘长,分二节筘、三节筘、线筘、野颈筘。
(3)皮革:老皮,黄褐色,致密有光泽。那些嫩白的不是纯人参。
(4)横纹:毛根上肩处有细而深的螺旋状横纹。条纹粗糙、表面粗糙、不连贯的,不是纯人参。
(5)体:指发根。
折叠中医传奇
人参本名传说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少皆知的珍贵药材。关于人参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康美中医网边肖讲的:
换句话说,深秋的某一天,两兄弟去山里打猎。好心的老人劝他们,马上就要下雪了,不要进山!万一封山了,就下不去了!但因为年轻力壮,他们干脆不听老人的劝告,带上弓箭和刀叉,去山里打猎。
进山后,兄弟俩真的打了不少野生动物。就在他们继续追逐猎物的时候,天开始下雪了,然后山很快就封闭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藏在一个山洞里。平时除了在山洞里焚烧野生动物,他们还会在山洞旁边挖一些野生植物充饥,提高口感。他们发现看起来像人形的东西很甜,于是他们挖了很多,把它们当水果吃。很快,他们发现这种东西虽然精力充沛,但是吃多了也会流鼻血。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不敢多吃。有时天气放晴,他们会踏着厚厚的积雪去附近猎杀一些野生动物。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两兄弟带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又白又胖,都很惊讶,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什么。他们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给你看了一些他们带回来的植物根。当村民们看到它时,它看起来像一个人类,但他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一位德高望重的白胡子长者笑着说:“它看起来像是人类,你们两兄弟因为它的帮助而活了下来。姑且称之为‘生活’吧!”
后来人们把“命”的名字改成了“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