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功效和作用
秸秆,古代也称稻草草,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水稻的秸秆通常被称为稻草和大米,小麦的秸秆被称为秸秆。工业化之前,农民利用秸秆的方式多种多样,非常丰富。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把稻秆晒干储存起来,可以当柴火,编织坐垫、床垫、扫帚等家居用品,铺动物圈,喂牲畜,堆肥,甚至在简易房屋里做屋顶,很少被直接浪费。由于近二十年来我国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和各种工业产品的丰富,农村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大量秸秆的处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尽管法律禁止,但许多地方的农民仍然直接在田里燃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火灾,飞机不能正常起降。台湾省也发生了焚烧秸秆造成污染的问题,一直引发民怨。环保局指出,收割时立即掩埋秸秆不仅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是更好的施肥方法。
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是一种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
稻草也是一种粗粮。其特点是粗纤维含量和木质素含量高。木质纤维素不能被猪和鸡利用,但可以被反刍动物、牛、羊等家畜吸收利用。
各种原料的热解、液化、再加工,比如各种植物的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变成生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