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

近年来,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全国各地中医药机构和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承担了重要的医疗应急任务。提高中医药行业应急管理水平,特别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药应急管理系统的体系构建

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是指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和组成,主要包括中医药管理者参与应急指挥机构、应急责任职能体系、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会诊队伍。突发事件发生后,整合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基本原则,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与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指挥体系、应急职能体系、应急责任体系、专业救援队伍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1,确定中医药管理机构在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地位。要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管理人员是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上,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共同建立中医药系统卫生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作为同级突发灾害医疗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明确中医药管理和医疗救治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职能应包括:建立中医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组织领导体系,作为同级突发公共事件组织指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救援工作;研究制定中医药应急救援的规范、技术、标准、实施方案等措施和规定;组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疾病、伤害和疫情进行调查和鉴定,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3、加强中医药突发事件应急支持体系建设。国家中医药应急领导小组要深入调查,全面掌握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救援专业队伍的分布、队伍规模、优势专长和应急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由中医公共卫生、中医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及相关领域组成的各级中医应急专家队伍。通过培训、交流、演练、演习等方式,对中医急救人员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并制度化。

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的机制建设

中医药应急管理机制是指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中医药应急管理机制,对中医药参与突发灾害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中医药应急决策与协调机制建设。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的卫生应急信息网络建设中,要把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统一指挥、统一信息报送、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质量管理的决策、运行和协调机制,实现卫生应急中中医队伍的科学决策和协调。

2.加强中医药分级响应机制建设。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与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卫生应急分级响应相对应的中医药应急分级管理和分级响应机制,完善不同级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启动机制、应急措施和终止机制,明确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和中医医疗机构分级响应的具体要求,通过必要的演练,形成高效的分级响应机制。

3.加强应急资源配置机制建设。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编制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主动纳入军地应急物流体系,特别是纳入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的医疗救援资源体系,提高中医药应急资源和其他卫生资源的有效调度。此外,应未雨绸缪,大力发展中医社区医疗体系,在中医急救资源配置上实行“藏医为民,藏药为民”,在灾后及时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医药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中医药应急管理总体预案,是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时间、程序规范,以及中医药在应急处理中救治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科学确定计划体系和内容。中医药应急预案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医药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和工作职责,形成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应急救援体系;应对灾害和事件的预防措施实施方案,包括各类应急设施设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储备,以及灾害、人员伤亡和疏散转移信息的收集、报告、统计、分析、确认和通报的预警系统和预控程度;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参考标准和规范。

2.加强计划的预演。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灾害事故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比如他们可以以一家中医院为中心或者几家医院联合的形式来加强急救训练。并与社会医疗救助单位、与当地* * *进行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只要一有情况,就可以立即高效地投入到救助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