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雷雨过后,医药行业只剩下一个选股逻辑。
以每秒80万米的速度,每个人都梦想着未来中国的医药股翻倍,然后再翻倍,赶上英超、韩国、东南亚残酷的死亡日。途中设了一个医保局,手里拿着两个传世之宝,一个叫全,一个叫钱。
江湖上早就盛传,如果这两件宝物同时出现在一个人手中,那么江湖一定是血流成河。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江湖上的各个门派进行了几十年的阻挠活动。
显然,身居庙堂之巅的人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手里有了权有了钱,能直接听天由命先行动后行动的“人”终于出现了。江湖人称之为医保局。
那人一出招,凌厉的剑法直抵百姓咽喉。就在他们准备反抗的时候,他们看到这把钛合金剑闪着一道绿光。定睛一看,剑身下侧刻的是龙,另一侧刻的是凤,上侧刻的是北斗七星,所以剑的形状应该是天象。立刻打消了反抗的打算。
那人把剑放入鞘中,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放在桌上。他严肃地说,这位官员是奉命行事的。所有自愿进入降价带量采购订单的政府和民营药企,这张银票上都有你的一份钱。谁不想进,你就要问这把剑会不会被允许!
没人说什么!现场一片死寂。
每个人都在流汗。在这里承诺大概还可以,至少能捞点剩饭,但是承诺了,后面的股价就说不准了。暴跌之后,无情的庄家也剥不了我。左右都是痛!
喝杯茶后,男人又问:你想好了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这时,几位财大气粗的行业大佬首先发言:此事关系重大,涉及千家企业、百万从业者的利益。能不能从长计议?
男人冷冷的说,今天没有结果谁也不能走!要我重复一遍吗?把剑放在被风吹散的银票上。
大家看到潮水没了,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答应!
消息回到二级市场,瞬间崩盘的都是医药股。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人口老龄化曾经是很多人投资医药股的最大逻辑支撑,确实如此。
但是现在,世界变了,俗话说,三十年东方,三十年西方。昨天的快乐将成为明天痛苦的回忆。
的确,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趋势,确实令人震惊。截至2018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1.9%,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7.9%。
国际上通常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作为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于2000年正式纳入老龄化社会。今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20年了。
看绝对量。如果以6543.8+0.4亿作为总人口基数,则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6543.8+0.66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5亿。
这只是现状。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15年后,2035年左右,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5亿。而欧洲只有7亿人口!
这种场面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让人觉得冷。
届时,全球每100人,中国就有5个老年男女。80后这一代人家里谁没有一两个甚至两三个60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
人老了身体状况下降是很自然的。身体不好就要吃药,多吃药肯定会为医药行业贡献利润。所以这也就成了过去人们投资医药股的基本逻辑。
5月31,2065438之前这个逻辑没有错。看病难,吃药贵,这是现实。医药行业黄金十年牛股的出现也是基于此。
5月318,201不是什么大事,也只是新的国家医保局成立的日子。
在这个局成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是这样管理药品招标采购定价的:国家发改委管理定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医保目录,卫计委管理招标采购,最后医保基金买单。这种模式很典型。价格谈不上,花钱买什么药也控制不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医保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
长此以往,最多十年,医保基金就会失衡,出现窟窿。为什么?因为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对医保基金是很大的负担。
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痛苦的将不是企业,而是国家。
于是,集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生育保险三保合一,集招标、药品定价、医保目录、医保控费四权于一身的医保局应运而生。
医保局的出现结束了卫计委管招标采购和新农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医保目录和城镇医保的尴尬局面。这是国家深改小组采用的顶层设计方案。
也就是有权有钱,戴着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光环,成立不到半年就祭出了“带量采购”4+7试点的大刀,切入医药行业。
四个直辖市和其他七个城市几乎占全国药物使用量的三分之一。一开始就拿三分之一的市场做试点真的很难。
试点有四个目的:
一是药品价格降低,质量提高。说白了,你以前的药品质量差,价格贵,老百姓苦不堪言;
二是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规范流通秩序,净化行业生态,这意味着企业专注于研发,而不是销售,没有研发能力的必然面临淘汰风险;
第三,公立医院要深化改革,改变带金售药模式,净化行业环境;
四是医保基金减负增效。通过前三点的效果,可以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保使用效率,也就是说楼主家里并没有多少余粮。我们再换个游戏。
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核心。以价换购量,直接导致大量医药股在二级市场崩盘。手里有医药股的人基本都没逃过这次暴跌。
药物无非就是西药和中药。西药可以规范,用量大,是医保支付的绝对大头,也是乱象的温床。所以从西医三分之一的市场入手,中医暂时被忽略,但肯定在运营计划中。
西医只有两种,化学药和生物药。医保局剑一挥,二级市场股价腰斩。
真的是医保局的一炮打响,给市场送来了一个重塑医药行业估值的逻辑。
曾经,只要是药品生产企业,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享受30倍、4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溢价。现在,只要你是一家没有严重R&D能力的制药商,你就只能享受化工行业的估值。
化工行业的估值中枢长期来看约为10倍。所以,医药行业的倒闭是正常反应。而这仅仅是开始。
带量采购,以价换量后,量多了,但利润不一定多。等试点结束,全国推广,很大概率会再来一轮厮杀。那些带量采购后利润无法增加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掉渣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长期来看,市场是公平的,研发能力强的药企应该一直享受估值溢价。这个“大”不是规模大,而是研发能力强。有些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研发能力并不弱。
这里还有一个数据。一年前医药股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有四家,现在只剩恒瑞医药一家。迈瑞医疗是仪器,这里就不说了!
如果医保局砍这一刀,三五年内整个行业很难重塑格局。以前主要靠医保营销的骗子公司要尽量远离,小心你被闪电拖垮!
来吧,举起你的右手,跟着指南针君来数一数a股中有R&D能力的医药公司:1,2,3,4,就这样。
指南针君换了一只手,以单身狗手30年的速度再数了一遍,发现一只手真的够了。
200家医药制造企业中,一只手算,加上港股,需要两只手以上。
谁知道你肚子里吃的药最后有没有起作用!
人能活下来就是奇迹!
没有R&D能力的制药公司的股票能够再次上涨,这是一个奇迹!但是,别做梦了!
真要赶上英超,虐日韩,虐东南亚,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一刷就是研发能力,一刷就是唯一性。但本质上,拥有研发能力是一种独特。所以这两把刷子本质上是一体的,只是针对不同的东西,可以分开看,具体分析。
显然,R&D能力对应于西药的范畴,包括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更进一步,是做CRO的公司。唯一性是专门针对中药公司的。
虽然有西医的模式,但并不明显。国内不强,拉到国际市场才是真的强。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几十年的差距。
毕竟欧美列强的一些巨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那我们在哪里?所以抬头看,用望远镜看不到天花板。尽管如此,一些企业还是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有了钱,可能谁都做不到。有钱开发这种东西真的不够。能够承受R&D失败的损失才是真正强大的。
美国那些制药巨头能有今天几乎主导新药研发市场的能力,也是一路花钱。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会成功的!
中医真是让人心碎。不是没有好的中医,而是没有好的中医!
指南针君曾经是被中医救过的人,知道中医的功效。但这种有效性是建立在既有好中医又有好中医的基础上的。
康美药业曾经号称是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这和曹操宣传自己有80个万水军是一样的。赤壁之战,一把火很快就会烧死。要不是孔明大意,云长心软,华容道,曹操怎么可能过得去?
现在康美制药已经装不下去了,公司消失只是时间问题。我曾经想大张旗鼓的做一家智慧药房。药房很聪明,但是马兴田太笨了!
云南白药和指南针君今年都去过股东大会。会后,他们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只能抬起一米八的脖子叹气。至少也是一家号称拥有国家秘密配方产品的公司。它是如何卷入同质化竞争的?
广誉远、同仁堂、东阿阿胶、九芝堂、马应龙、云南白药等等,都说自己是百年品牌,但是为什么不能让这个百年品牌的大旗发光呢?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抢着做口罩、牙膏、洗发水、卫生巾。似乎没有日常消费就很难生活。不做日化,就做保健品,要么灵芝孢子粉,要么三七虫草膏,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放眼望去,真正独一无二的中医只有一个,在东南角。......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种唯一性不存在了,那就该远离了!
没有R&D能力和独特性的制药公司只能长期生存。
当我们掌握了对风险的控制,我们就定义了过去和未来的类别。只有当我们找到了跨越风险边界的方法,我们才敢于说未来是过去的一面镜子。
所以,没有必要去看待或比较日本和美国的药企,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的优秀资源都集中在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是必然的结果!
两个研究控制带你穿过a股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