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简介
白芷,别名于白芷、祁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根入药,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东北。东北、华北均有栽培。
1.生物学特性
(1)成长与发展
白芷第一年秋季播种,第二年营养生长期,第三年6-7月植株枯萎、抽薹开花时可采收根,7-9月果实成熟。生产第二年,提前抽薹开花株数达20%,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栽培中应防止早期抽薹。
(2)生态习性喜光、喜暖、喜湿、喜旱、喜高温、耐寒,幼苗能耐受-7℃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5 ~ 28℃,茎叶在24 ~ 28℃生长最快,高于30℃生长较差。
2.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和准备。白芷为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冲积土壤中。每亩施4000公斤粪肥或堆肥作基肥,翻30厘米深。晒干后,犁1遍,仔细平整耙平,然后做边框。边框宽度1-2米,高度20厘米,沟宽30厘米。播种前必须浇水1次。
(2)育种方法。用种子繁殖。4月初春播,在整块地面上,开行距约30厘米、深6-9厘米的沟,均匀撒播种子,覆土后略压实。每亩用种量约1 kg。播种后20天就能出苗。8-9月秋季播种,将新收获的种子风选,按行距30cm、沟深6-9cm开沟,然后覆土压实。播种后65438±05天左右即可出苗。秋播比春播产量高,品质好,生产上一般采用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