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充饥,以毒解渴”中的乌头是什么意思?
乌头为毛茛科乌头的根。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子片”
性味取向
辛、甘、热;有毒。心、肾、脾经。
功效
归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英文名附子
来源
本品为附子的炮制品。毛茛科的。6月底至8月初,除去母根、须根和泥沙,称为“泥乌头”,加工成以下品种。
(1)选择一个大而均匀的泥附子,洗净,在食用胆盐的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加盐,继续浸泡,每天取出晒干,逐渐延长晒干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其体变硬,俗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洗净,用食用胆的水溶液浸泡数日,与浸液一起煮至透心,取出,水漂,切成厚约0.5cm的片,然后用水漂白,将附片用调色液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显得油润有光泽, 然后烤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晒干,俗称“黑顺片”。
(3)选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放入食用胆的水溶液中浸泡数日,用浸液煮至透心,取出,剥去外皮,切成约0.3cm厚的片,放入水中浸泡,取出,蒸透,晒干,即俗称的“白附子片”。
准备
附片:黑顺片、白附子片直接入药。
轻附子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至盐完全漂白,加水加甘草、黑豆,煮透至切后口感麻木,取出,去甘草、黑豆,切片晒干。每100公斤盐附子,用5公斤甘草和10公斤黑豆。
枪配件:取配件,按熨烫方法(附录二D)用砂烫至鼓起,轻微变色。
性格;角色;字母
盐附子:圆锥形,长4 ~ 7厘米,直径3 ~ 5厘米。表面灰黑色,盐霜,顶部有凹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枝或根痕。重量,横切面呈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间隙和多边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导管束排列不规则。轻微的呼吸,咸麻的味道,刺痛的舌头。
黑膜:为纵切片,宽1.7 ~ 5厘米,宽0.9 ~ 3厘米,厚0.2 ~ 0.9 ~ 3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光发亮,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硬而脆,有角质横切面。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白乌头:无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鉴别取4克黑顺片或百福片粗粉,加入30毫升乙醚和5毫升氨水试液,摇匀20分钟,过滤。将滤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 0.25mol/L硫酸溶液,摇匀萃取,分离酸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录ⅴ a)。最大吸收位于231纳米和274纳米波长处。
性味辛、甜、热;有毒。心、肾、脾经。
功能主要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驱寒祛湿。用于阳虚体虚、四肢微寒、阳痿、宫寒、心寒疼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3 ~ 15g。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芨同用。
将盐附子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黑膜和白膜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
备注(1)本品因炮制或煎煮不当,或用量过大,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腔烧灼感、麻木(从手指到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慢)、皮肤冷而粘、面色苍白、猝死。抢救方法:1 ~ 2%单宁酸洗胃,酌情催吐;取活性炭(与水混合);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适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微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摘自中国药典
后汉霍格传(ku m: n)
东汉舜帝时,有人把霍格的叔叔宋广诬告给大将军梁商,说擅自删改朝廷的法令。梁商把宋广囚禁在洛阳的监狱里,受尽折磨,痛苦不堪。那时,霍格只有15岁。他看到叔叔的不幸,写信给将军梁商说:“如果你冒着死亡的危险来解决微妙的问题,像乌头治饥,毒药解渴,入胃前咽气,你能做什么?”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广怎么能冒着被斩首的危险来修改法庭法令以解决微妙的事情呢?就像有人饿了就用有毒的乌头(植物、茎、叶、根有毒)充饥,渴了就用鸩(传说中的毒鸟,浸泡其羽毛可制成剧毒的酒)解渴。这两样东西,在到达胃之前,在喉咙里杀人。这种事怎么做得出来?
比喻“饮鸩止渴”,只贪图一时的方便,不顾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