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爱萍的主要学术研究方向

1.中医证候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发

选取中医优势病种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思路开展证候诊断、临床评价和中药新药研发,验证辨证分型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借助数据挖掘,发现中医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潜在规律,建立常用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靶标网络和疾病靶标网络。利用网络平衡计算的方法,发现了中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定靶点的潜在有效组合。此外,还专注于骨与关节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和创新药物开发,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上。以中医临床有效方剂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和药物化学设计方法,开发成分明确、作用机制明确的组合新药;基于核酸适体技术开发天然药物靶向药物:针对miRNA或其他蛋白质复合物作为潜在的新药靶点,我们开发了组合药物,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组合药物策略的文章。开展治疗慢性胃病、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和更年期综合征的新型复方中药研发,以及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研发,重点研发双相胶囊技术和固体制剂在线检测技术。

2.中医药的国际国内标准化

深入开展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通过开发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制定技术,解决因质量不高、技术方法不规范导致的中医药标准权威性和认可度差的问题。主编了《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写方法与实例》、《ISO中医国际标准编写指南》,起草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通则》,成为中医药标准化行业的指导性技术规范。这些中药“标准规范”为提高中药标准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凭借在中医药标准化领域的贡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的“中国标准突出贡献奖”,中国标准化协会授予的“标准化十大推动者奖”,成为国家标准化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药科研人员。

3.参与科技政策规划和决策。

积极参与中医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健康中国2020》和《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以专业知识服务中医药发展,从专业角度为中医药科技工作顶层设计建言献策。其参与起草的战略规划涉及中医药、中医药、标准化等领域,涵盖了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的相关科技战略。这些战略规划设计在中医药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