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扭伤了脚,医生说没有骨折。但是现在已经12天了,脚还是疼,走不动路。是软骨损伤还是什么?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破坏或生理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1,精神麻痹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材、预防措施不力、好胜心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盲目轻率中频频受伤,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2.热身不充分:运动前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的热身活动,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达不到运动的状态,造成损伤。
a、没有热身活动的激烈体育活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损伤和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适当;
d、过度的热身活动使身体机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下降。
3、运动情绪低落,或畏难、恐惧、犹豫、过度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由于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4、不良心理状态:如经验不足、思想麻痹、情绪急躁;或者在练习中由于恐惧和害羞而导致的优柔寡断和过度紧张。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暂时无法满足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5.平时不做体育锻炼,参加比赛没有任何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基础。
6.不利的气候变化。比如温度过高,天气潮湿,会导致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和盐分流失,引起肌肉痉挛;温度过低也会导致肌肉痉挛,因为环境温度和体温相差很大。
7.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技术失误,组织纪律混乱,违反活动规定。
8.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器材放置不当或不稳,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一起活动,容易相互碰撞,导致磕碰、摔倒等严重伤害事故。
9.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昏暗、温度过高或过低、运动服装不合标准等原因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第三,预防运动损伤
1.学习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整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合适的衣服和鞋子。
3.剧烈运动和比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4、根据自身体质和身体状况,选择活动和项目,适当控制运动量,并监督运动量。
5、经常参加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疗监管,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差,生理结构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温湿度、上课内容不佳,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择教练、场地和合适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条件下锻炼,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
治疗: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48小时后是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差,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弱,生理结构差,疲劳导致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足、场地湿滑、器材、教练使用不当、内容差(动作快、转体跳多)
预防:准备充分,了解器材使用,循序渐进,教练或自己慢下来。
治疗:治疗腘绳肌腱劳损。
3、重力冲击:
表现:头晕、眼睛发黑、心里不舒服、面色苍白、手脚冰凉,严重者昏厥。
原因:运动时下肢供血不足,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导致脑贫血。
预防:大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
治疗方法:让患者平躺,脚垫高,头低于脚,从小腿按摩至大腿。
4、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二:呼吸肌痉挛(准备不足,肺通透性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
原因三:胃肠痉挛(运动前暴饮暴食、饭后运动过早、空腹或饮水过多)。
预防:运动前体检,合理安排运动饮食,饭前饭后1小时运动,不禁食,水运动过多。
治疗方法:放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确实很难坚持,可以不运动;口服解痉药(阿托品,十滴水)。
5、肌肉痉挛
原因:俗称腿抽筋,是紧张性肌肉收缩不能缓解松弛的现象。冬季频繁。天气冷,没有热身活动,或者小腿肌肉受冷刺激,都会引起肌肉酸痛。夏天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盐分排出过多,肌肉痉挛。
处理:做热身活动时注意保暖,最后一场比赛时再脱下长外套;牵引和按摩。
预防:冬季环境温度低时,穿长衣锻炼。夏天出汗太多,及时补充盐水。
6.肌肉疼痛
原因: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肌肉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糖原可以释放能量。如果强度过高,血液循环跟不上,供氧不足,乳酸堆积,会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这不是肌肉拉伤,而是运动中正常的生理现象。
刚开始锻炼的人,通常会感觉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酸痛僵硬;只要洗完澡后涂上舒缓的药膏,按摩一下,就能很快恢复。习惯跑步后,肌肉疼痛自然会停止出现。过度训练也会导致肌肉疼痛,所以你应该缩短跑步距离,或者考虑先暂停运动。
治疗:热水浴、全身或局部按摩。
预防:①保持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使身体适应剧烈运动和比赛。②赛前一周内不要做强化力量训练。
7.胸痛
原因:准备活动不足;运动时呼吸节奏不佳、口鼻不同步呼吸、冷空气吸入肺部、肺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长时间抱胸跑步、持续胸部紧张都会引起胸痛。
治疗和预防:运动时同时通过口和鼻呼吸。单纯用嘴呼吸会导致胸痛,单纯用鼻子呼吸会因为氧气不足导致胸闷。注意保暖。
8.腹痛
原因:正式运动前没有进行热身活动。心脏惰性,不能适应运动负荷,引起呼吸肌紊乱;或进食或饮水后,肠系膜过度拉伸。
治疗方法:放慢速度,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可以缓解疼痛。
预防:热身活动一定要做充分,使人体的生理机能满足运动的需要。
9.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和脉搏恢复缓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冷,多汗,脸色苍白或发红,头痛,头晕,疲劳和疲惫。
原因:训练方法不正确,训练不循序渐进,不系统,运动量大,训练时间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和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治疗:调整锻炼计划和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和综合训练。
10,精疲力尽:
表现:人发冷,多汗,面色苍白或发红,头痛,头晕,乏力,疲惫。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的控制。
处理方法:离开热的地方,脱掉外衣和湿衣服。醒后慢慢给他喂点水,注意观察。病人那天不应该做更多的运动。
11,足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原因:脚底经常受压引起的疼痛。技术不正确,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脚跟骨有钙沉淀,足底筋膜炎,神经刺痛。
预防: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足部准备活动)。
搬运:掌握正确的技术;使用合适的鞋子和运动器材;注意放松、休息、按摩、洗热水澡。
12,胫骨骨膜炎:
表现:胫骨骨膜和骨有剥离感,产生疲劳和酸痛。
原因:运动方式不当,地面不平等,小腿肌肉发育不均衡,压力突然。
预防: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如:不要长时间连续跳跃,上下踏步)。
治疗:注意综合锻炼,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拉伸运动减轻疼痛等。
13,刮
原因:摩擦后皮肤表面受损。
治疗方法: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涂红汞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严重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肢体提拉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向加压止血法。
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故有止血、镇痛、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4,流鼻血
原因:鼻子被外力撞击出血。
处理方法:伤者应坐下,后仰,暂时用嘴呼吸,用纱布塞住鼻孔,额头和鼻梁敷冷毛巾止血。
15,挫伤和碰撞
原因: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他组织在钝器的撞击或外力的直接作用下受到损伤,但损伤部位的皮肤往往完好或仅有轻微损伤。
治疗方法:先止血止痛。可以抬起受伤肢体,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用冷毛巾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揉你的私心,防止出血增加。然后在伤口上敷上棉花,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后,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16,脑震荡
原因:头部受到上天的外力撞击或与硬物碰撞,引起脑神经细胞和纤维过度振动。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治疗方法:对于轻度脑震荡患者,在安静的卧床休息一两天后,一周后可以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于中重度脑震荡,保持伤员绝对安静,平卧,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17,错位
原因: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关节面脱离正常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不能拉伸扭曲。可以先冷敷,贴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然后请医生矫正。
18,骨折
原因:骨骼的解剖完整性被外力破坏。
治疗:首先要防休克,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及时送医院治疗。在现场救治过程中,禁止随意移动伤员。
19,半月瓣疾病:
原因:半瓣膜病一般是由于膝关节运动和跑步过度引起的,半瓣膜病常有“喀嚓”声。
预防:减少膝关节过度运动,减少转弯、跳跃等冲击动作,
治疗: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