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被列为外感病第一药。它有什么副作用?
麻黄汤为《伤寒论》首方,主药为麻黄。麻黄是一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独特植物,只有细茎,没有叶子。它的地下根系可深达七米,牢牢地托住土壤,只要补充一次充足的水分,它们就能在零降雨的条件下存活六个月。因此,麻黄在我国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均有生长,是固沙防水土流失的植物。
麻黄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生物碱——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并有利尿、发汗的作用。所以中医说它有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利尿消肿的作用,属于解表药。麻黄在麻黄汤中用于宣肺气、通经络、散风寒、发汗解表。须与桂枝配伍,以利发汗,解表。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紧等表证。
三拗汤中,麻黄用于宣肺气,散寒平喘。可与杏仁、甘草配伍,增强平喘作用,治疗风寒外束、肺气郁结所致的气喘咳嗽。小青龙汤也用麻黄,配阿莎丽、干姜、半夏等。,通过温热冷饮平喘止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麻杏石干汤寒热同用麻黄、石膏,加杏仁增强宣肺平喘之功,以治热邪引起的咳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上火感冒咳嗽等。越脉加术汤里也用麻黄,发汗利尿,有助于祛除水肿。常与生姜、白术同用,可治风水证,如肾病综合征或过敏性皮炎。
临床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由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变异型哮喘等。麻黄是临床必备药物,效果并不比西药喷雾差。但近几年经常被迫少用或不用。有时候,处方里只有4克麻黄需要医生签字。如果不签字,药店就不给。
单独服用过多麻黄会引起毒性反应,最初表现为中枢兴奋和紧张,类似于飘飘然的感觉。然后出现焦虑、烦躁、心悸、心动过速、头痛、头晕、震颤、出汗、发热,或恶心、呕吐、腹胀疼痛、瞳孔散大,或便秘、心前区疼痛,严重中毒导致视力模糊、呼吸困难、抽搐,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颤动而死亡。所以所谓“成功是萧何,失败是我”。一部毒品剧用药不当会死人;使用得当,是救命良方。
有趣的是,麻黄的根和茎都可以入药,但用作茎的麻黄有发汗作用,而麻黄的根可以止汗。临床上更年期潮热多汗患者常使用麻黄根,直至汗止。这是对中医阴阳学说最好的诠释。阴阳合而为一,相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