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中药的分类
1,温寒(湿)痰药:硬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喘,表现为大量清稀痰色白,头晕目眩,四肢麻木等。(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祛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止痛外用。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性温燥,能祛湿化痰降浊,有止咳作用,是治疗湿痰的重要药物。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祛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外用。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与半夏相似,但性温燥,毒性更大,祛痰作用更强。
2、清热(燥)化痰药:苦咸——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喘,痰黄黏稠,伴有热;
干痰证——痰干而粘,难咳,干咳等。,以及其他干燥症状。
(1)甘草。心、肺、脾、胃经。健脾益气,化痰止咳,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可止咳、祛痰、平喘。甘草能促进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分泌,稀释后容易咳出浓痰。
(2)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润肠通便,用于痰热燥热型咳喘。本品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治痰热阻肺,肺气上亢,胸闷痰黄稠者,可与黄芩、胆南星、枳实同用。
3、止咳平喘药:多苦多甘,有润燥、宣降、涩肠止泻之功效。
(1)麻黄——辛,微苦,性温。归肺经、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感冒,胸闷,气喘咳嗽,风水浮肿。蜂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解表、平喘、止咳。能开肺气,散寒平喘。与杏仁和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