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3岁,男。我一天大便一次,有时候两三次,很多年了。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大便干燥困难。一般两天以上没有大便,说明便秘。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便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都属于这一类。便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但常见于中老年人。对于便秘患者,应鼓励他们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等食物。另外,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辅以必要的中医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便秘的原因

(一)主要因素

1.饮食因素有些人吃得太少,食物过细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不能对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肠道蠕动缓慢,食物残渣不能及时推到直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粪便因吸水过多而变干。粪便残渣进入直肠后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刺激神经感觉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动力不足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和肛提肌的向上向外牵拉,还需要膈肌的下降、腹肌的收缩和屏气的力量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由于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出不干净,粪便残留,出现便秘。所以,便秘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3.推迟排便时间有些人把排便当成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早可晚,忽略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心情紧张,旅行生活等。,大便时间延迟,使已到达直肠的粪便回到结肠;或者因为肛裂、痔疮等肛门疾病,害怕疼痛,害怕出血,害怕排便。这些都可能减缓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引起的压迫感的反应,延长粪便在直肠内的停留时间而不引起排便感,形成习惯性便秘。

4.失水过多、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和发热等。会引起水分流失和补偿性大便干燥。

(2)次要因素

65438+近年来,通过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结肠通过时间测定、盆底肌电图等手段,发现了一种新型便秘,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其特点是排便时盆底出口处有梗阻因素,部分可通过手术消除或缓解。出口梗阻性便秘这里就不介绍了,专业人士可以在出口了解一下。

2.过敏性结肠炎、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结直肠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和运动障碍,导致粪便通过不畅而出现便秘。

3.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异丙酚、吗啡、苯乙哌啶、碳酸铋等的药物作用。,而铅、砷、汞、磷等金属中毒会导致便秘。

长期滥用泻药降低肠壁神经感觉细胞的应激。即使肠道内有足够的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反射,导致顽固性便秘。

4.精神因素强烈的精神刺激、恐慌、情绪紧张、焦虑或对某项工作的高度集中,都会使意志消失,形成便秘。

此外,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也会引起便秘。

(三)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是燥热内蕴、气滞、津液不足、脾肾虚寒所致。

1.中医认为,暴饮暴食辛辣粘稠,服用温补之品,可使阳气勃发,阴气炽盛;发烧后,余热在胃中徘徊,消耗津液;或者湿热涌入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便秘,也叫热秘。

2.气滞是由于抑郁、焦虑、久坐不动、久病卧床引起的。

结果大肠传导失灵,渣滓停在里面,产生一个秘结,即所谓“气滞则物衰”。粪便未干,但难以排出,故又称气秘。

3.津液不足、久病、产后、衰老、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少,化源不足,病中多汗,泄泻伤阴。气虚导致大肠运化无力,血虚津液不足导致大肠滋养失养,使肠道干燥难行,故称虚秘。

4.脾虚肾虚是寒年的慢性病,肾阳虚受损,杨琪不运,阴邪凝成;或脾阳虚寒袭,导致脾肾阳虚衰,寒凝气滞,肠传无力,大便难通,称为寒秘。

第二,预防便秘

(1)由于粪便主要由消化后的食物组成,所以通过饮食调整来预防便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能刺激肠道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过和排泄。尤其是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其次要注意饮食质量,主食不能太细太精。吃粗粮杂粮要注意,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较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量,有利于大便的运行。副食要注意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因为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才能维持正常排便。可以多吃蔬菜,韭菜,芹菜,红薯等。由于纤维绳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大,可增加肠内容积,增加肠内压力,增加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还需要多喝水,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者。因为出汗多,呼吸重,耗水量大,肠道内的水分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多喝水,防止大便干燥。早餐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温和的通便作用。多喝水让肠道获得足够的水分,有利于肠道内容物的通过。此外,可以有意多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核桃、花生、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这些都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排便也不例外。一定时间排便是必要的。如果经常拖延排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反射就会减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为控制排便的感觉。对于经常容易便秘的人,一定要注意在合理的时间安排排便,每次都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积极锻炼

活动,活动,排便。散步、跑步、做深呼吸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身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可以加强肠胃活动,增进食欲,锻炼膈肌、腹肌和肛肌;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经常工作的农村老人很少便秘,但活动懒。城市里养尊处优的老年人比较多,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古代,诱导是用来预防便秘的。“杂病之源,浊以犀”说,“养生之道,在于持舌上颚,持悬,静心,任津液自生。一旦你的嘴被塞满,红龙就搅动,频繁地冲洗和吞咽,听它的声音并下降到腹部,保持安静并吞咽几次。大肠自润,行后有效。”适合年老体弱的人。

(四)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便秘也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和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糖尿病;子宫肌瘤;铅和汞等金属中毒。

此外,中药可以用来煮粥与大米,以防止便秘:

1.红薯粥将半斤红薯洗净切成小块,与2-3份粳米混合,用适量的水将粥煮开。粥做好了,加入适量的糖,煮两三次。

2.紫苏马人粥分别取65,438+00-65,438+05g紫苏籽、火麻仁,捣成泥状,加水慢慢研磨,滤汁去渣,再与2对粳米同煮,作粥。比较适合老人或者产后使用。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去皮捣碎,加1-2粳米,煮成粥。粥做好之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再煮一两次。

三、便秘饮食

(1)营养疗法

营养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给予适当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频繁服用泻药和灌肠,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1.痉挛性便秘

(1)无粗纤维低残留饮食,低残留半流质饮食,禁食蔬菜水果,然后改吃低残留软米饭。

(2)适当增加脂肪可以润肠,脂肪酸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但不能太多,每天< 100 g。

(3)多喝水,多喝水和饮料,保持肠道内粪便湿润,以利于排便,如早上喝含蜂蜜的水。

(4)食用外粉制品,可吸收肠内水分,使粪便变得软滑,体积增大,便于排泄。

(5)禁食刺激性食物禁止饮用烈酒、浓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

2.梗阻性便秘

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首先要治疗疾病,去除病因,比如直肠癌,结肠癌。如果是不完全梗阻,可以考虑给清洁饮食。饮食仅限于提供部分热能,尽量减少食物残留,肠外营养是热能和营养素的主要供给方式。

3.虚弱型便秘

(1)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供给更多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刺激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如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等。

(2)多喝水和饮料,使肠道内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排泄粪便。

(3)补充B族维生素,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如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

(4)多吃产气食物,选择易产气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可以选择洋葱、萝卜、蒜苗等。

(5)高脂饮食中适当添加高脂食物。植物油可以直接润肠,分解的脂肪酸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可选择花生、芝麻、核桃、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每天总脂肪可达100g。提供通便食物,如洋粉及其制品、银耳汤等。

(6)饮食禁忌忌烟酒,以及辛辣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对泻药不好。

4.食谱示例

高纤维和高脂肪饮食的参考食谱如下。

(1)配方成分(g)

第一麦片120富贵粉50葱80鸡蛋50大豆油10盐2

第二杯牛奶220糖20

第三粳米120洋葱100牛肉瘦肉75青菜150青鱼75大豆油10盐3第四红枣50糖20

第五粳稻100玉米50芹菜150瘦猪肉60刀豆100香菇15大豆油5盐。

4.中医有效方剂摘录如下:

方1黄芪建中汤

黄芪、女贞子各20克,桔梗9克,甘草、桂枝各6克,白芍、当归各15克,大枣12枚,生姜3片。麦芽糖适量。每日一剂,水煎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

功效:益气温阳,养血通便。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新中医》1996,(2)

方2通便四物汤

生白术40克,肉苁蓉20克,生地20克,炒枳壳10克。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日一剂。五剂为一疗程,大便正常后服用1疗程巩固疗效。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河北中医杂志》1994,(1)。

方3紫皮耿毅汤

炙甘草20克,淮麦60克,白术30克,黄精20克,大枣15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50ml。服药期间停止使用其他中西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滋补脾阴,润肠通便。

方剂来源:摘自湖北中医1991,(3)

配方4枳实导滞丸

大黄9克,炒枳实9克,炒神曲9克,茯苓、黄芩、黄连、白术6克,泽泻6克。将药研成细末,汤泡蒸饼为丸,1~2次,每日1次,每次3~6克。

功效:清热利湿,导滞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