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怎么样,普通大学毕业两年了?

简历:

学历:普通本科。

性别:女(毕业时24岁)

专业:中医

外语水平:英语勉强过六级。

我毕业时的理想:2年内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毕业状态:钱荒,网荒

2015年6月,大三暑假前,在读书的城市找了一份兼职,为下学期更好的生活做准备,为毕业到求职的人生做准备。本人缺钱缺人脉,就业信息来自学校的就业网站。在学校的就业网站上,了解到有与专业相关的QA和车间管理岗位;医药代表或者学术代表其实就是销售,类似药店;医院药房;如果专业能力足够强,可以选择CRA等行业。是的,我喜欢最后一个。对专业能力的强烈需求意味着更多的技术含量,意味着我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我又缺钱缺人脉,根本不敢轻易去陌生的城市上班,怕太孤单;我不想做销售,怕被隐藏;更不愿意扎堆申请QA,和很多人竞争。在我看来,最保险的选择是南方某城市,有个师兄的药厂,不管什么职位。我需要的是毕业后有个去处,能马上开始攒钱。听说这家企业在发展,需要招很多应届毕业生。我的专业能力还不错,所以很自信。虽然只是因为大三的时候学长哥回学校做求职分享,才匆匆加了QQ,后来就没再聊了。即使我没有得到太多的照顾,至少我有一种熟悉的纽带。想想就觉得很安慰。

安全的选择意味着离CRA越来越远。幸运的是,在我决定这个选择之前,北方的一家公司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学校的就业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的是一家CRO公司。CRA的职位有空缺,专业要求很高。每天都有挑战和努力充斥着我的生活。我想我没有时间去考虑安全感和孤独感。我这样鼓励自己。在众多的专业要求中,我觉得在秋天来临之前,我的口语还是可以提高的,于是暑假过后,我每天早上和室友一起吃早饭,她去图书馆复习考研,我就找了一个僻静的学院看英语。那时候的大学氛围真的很适合学习。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根本没起床。秋招前一个月,我坚持了下来。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22点,我花了14个小时在图书馆看英语或者看书。确实在秋招之前,我的口语确实提高了很多。

但是,你永远不知道命运会跟你开什么样的玩笑,你会面对什么样的社会和职场。

秋招当天来了很多企业和公司,一直为之努力的公司也如期出现在了秋招会上。没有人排队递简历和申请工作。我走上前,仔细看了看招聘简章。不,不,还是不,这家公司只提供我们学校CRC、临床研究员等岗位,需要有医学背景的应届毕业生,没有CRA。我退缩了。本来只是想试一试,现在连问的勇气都没有了。显然,我们学校的网站上有一个CRO的职位。为什么现在没有了?走到会场边,听着身后的喧闹,转头看着眼前穿梭的高跟鞋和正装。我沉默了。最后去了南方的药厂,我哥所在的药厂。投简历吧,至少是和你专业相关的。我想是的,我一定会进步的。在和HR沟通的过程中,我还是很紧张。我尽力表现出对这份工作的渴望,真的不想被刷掉。除了这家公司能在我即将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的时候给我一些安全感,其他公司我都很害怕。

其实我的心很小,不想赚很多钱。我梦想未来的生活,就是一个人一条狗一片海。希望毕业两年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赚钱还房贷。把多余的钱存起来,有时间就出去冲浪。为什么,太天真了。

寒假前,我在学校做了三方约定。寒假过后,我不用去学校报道了。我只是去我申请实习的公司。正月十四,我拖着行李箱,提着小包,出发了。我在火车上过元宵节。我并不孤单。拥挤的火车说明了一切,远方有希望,不是吗?坐了13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南方的城市。按照实习群里HR发的路线,我找到了公交站和公交车。1.5小时后,我到站了。这是一个工业园区。公园门口两边都是工厂。走到我想要的实习工厂门口大概20分钟。在行政处办理了入职手续后,拿着分配的宿舍钥匙搬进了宿舍,正式开始了实习生活。

实习经历和毕业后的正式就业经历则是另一个故事。实习期工资1800元/月。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后基本所剩无几,攒钱转正后才开始正式生涯。两年后,我还在这个药厂。前六个月,扣除各种费用,我的工资是2790元/月,公司包吃住。每个月网购花了5000,过年回家花了3000。毕业才半年,余额14960元。第二年工资涨了200块。扣除各种费用,大概3000元/月,每月开销大概400元。年终奖10000元,回家的时候大概有4000元。一年半后余额为52160元。到今年6月底,两年就满了。2065438+2008年增加工资200元。扣除各种费用后,约3200元/月,平均每月支出约300元。到6月份,余额为69560元。当时附近楼盘房价8900元/㎡,最小的68㎡,首付30% 181。560块钱,我两年的余额连首付的一半都不到,想哭。这不是一个像贝尚广深那样的大城市,周围有许多工厂和鱼塘,不远处还有一座山。只是交通便利,距离1线城市不到2小时的车程,这里的房价已经上去了,没有下降的趋势。短短几个月,一房难求,更别说小户型了。

不禁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广告。广告的内容是一个小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橱窗里有一架模型飞机,他非常喜欢,但是他不敢向父母要钱,所以他决定把零花钱存起来。每天,当他看到他的同学买香肠、冰淇淋、冰激凌或玩电子游戏时,他有成千上万的冲动要和他们一起花他的钱,但在最后一秒他忍住了,跑了。终于有一天,当他攒够了钱,他兴奋地带着很多零钱跑到商店。当他经过窗户时,他看着模型飞机,站在那里咯咯地笑。但音乐一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店家当着小男孩的面给模型飞机改了价签,价格比原来高了0.5倍。随着男生失望的表情,广告主题出来了。不记得是为了什么产品,但是我为了几天前或者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价格努力真的够了吗?突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单纯的小男孩。这个简单的计算,让我第一次觉得很惨,第一次体会到冰冷的现实,第一次感受到这座城市深深的敌意。

记得大三的时候,有个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第一份工作主要是为了省钱和积累经验,至少要干两年,还要等两年才能换工作。两年过去了,我确实有了一些积蓄,但还是缺少人脉。我想换工作,但是不知道能去哪里。这两年,我大师兄离职了。当然,我身边也有其他同事离职了。我一直很好奇。他们离职后能做什么?是想去别的药厂还是做同样的工作?还是已经转行做其他行业了?工资是高还是低?但是我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我知道后,我是不是要随之改变?我自己想要的改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