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和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白术和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的人都喜欢养生,会定期去药铺买一些药材来补补身体。你对药材了解多少?这里给大家介绍白术、茯苓、白术、白术,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们在治疗疾病方面效果突出,能健脾益气,祛湿利湿,还能止汗安胎。
茯苓味甘性平,功效温和,无寒热之偏,故常用于治疗寒热两虚所致的各种水肿。其与白术、泽泻配伍,可用于治疗表邪,入腑后水蕴膀胱,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所致的水肿;其与附子、生姜同用,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排水利湿,使湿不聚,痰不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其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多引起的头晕、心悸。
白术和茯苓是什么药材?
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气候。主要以根茎入药,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也可食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林缘、灌木上,分布于长江流域。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尤其是浙江。10的10月下旬至1165438的10月中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先在晴天挖根,移去泥土,剪去茎,晒干根或晒干。
茯苓,俗称茯苓、茯苓、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真菌植物。它的形状像一个甘薯,有着深棕色的外皮和白色或粉红色的内部。它的原虫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在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季药”,是因为茯苓功效广泛,不分四季。当它与各种药物合用时,无论寒热、风湿诸症,都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药时有利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保肝作用。
白术和茯苓的食用方法
白术和茯苓都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疲劳。下面分享白术、茯苓的常见吃法,通过中医食疗达到利水祛湿的效果。白术茯苓粥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以下是白术茯苓粥的做法!成本低,操作不复杂,味道鲜美,也是一种美味!尤其是季节已经变化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可以适量吃一些白术茯苓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白术茯苓粥
配料:白术12g、茯苓15g、陈皮3g、姜皮1g、砂仁3g、粳米100g。
做法:将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皮、砂仁、五味药煎煮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制成粥。
茯苓、白术药性平和,为祛湿上品。中医建议,体内有湿气的人,不妨用茯苓、白术煮水喝,能有效去除湿气。茯苓和白术是两种中药材。中医认为,体内有湿气的人,大部分可以用这两种中药烧水祛湿。
配料:白术12g、白芷9g、茯苓9g、甘草3g。
做法:将白术、白芷、茯苓、甘草放入沸水中煮20分钟,每日两次,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一般可以吃一个星期,然后停一段时间。
白术涪陵鸡汤
白术5克,茯苓5克,白芍5克,甘草3克,鸡肉500克,枸杞10克,绿豆50克。盐适量,姜3片,12杯水。
练习:
1.将鸡肉洗净切碎备用。
2.向锅中加入开水,煮沸。将鸡肉彻底煮熟,撇去浮沫,捞出。其他原料洗净。
3.向砂锅中加水,煮沸。将所有原料放入大火中20分钟,然后转小火2小时,撇去浮油,加入精盐调味。
白术和茯苓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吗?
即使中药有食疗作用,也不能长期服用,因为它毕竟含有药用成分。从白术、茯苓、茯苓的药性来看,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是药有三分毒。中医也主张平衡阴阳,消除症状一段时间,建议“中途停病”为宜。
白术、茯苓有明显的开水燥湿作用。这个简单的祛湿方子,适合大部分有湿气的人。茯苓、白术为上品,药性平和。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当身体潮湿时,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祛湿。当身体正常时,它们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作用。中药的保健消耗时间通常不超过三个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化,遵医嘱服用的次数和剂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