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私营经济在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1.民营经济是湖南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湖南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成为湖南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湖南省大口径民营经济增加值2702.88亿元,占全省GDP的65.3%,比1992高出6.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18765438+34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2%,比1992提高24.9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初步核算,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777.7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2%,比2002年提高1.9个百分点。小口径民营经济增加值2685.64亿元,增长65.438+04.0%,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占GDP比重为47.9%,比2002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湖南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目前,湖南农业中国有经济比重仅为1%左右,民营经济比重为99%。200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1443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99%。民营经济对农业产业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截至2003年底,湖南省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0多家,涉及水产养殖、养殖、纺织、皮革、造纸、中药材、竹木加工等20多个行业,加快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如在祁东县民营企业黄花集团的带动下,黄花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民营企业湖南喜客食品有限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目前,其产品销售额和创汇均居全省罐头食品行业首位。

3.民营经济促进社会稳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缓解了湖南省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2003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858.42万人,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403.6万人,占47.02%。私营经济从业人员454.82万人,占52.98%。民营经济在拓宽就业领域、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