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有哪些节日和习俗?

1,节日

蒙古族传统民间节日有“白色节”、祭祀敖包、那达慕等。“白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白月”。传说与牛奶的洁白有关。意思是祝好运。节日的时间大致与春节一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吃手抓肉,也会包饺子和煎饼。第一天早上,晚辈会向长辈敬酒。在锡林郭勒盟,人们除了庆祝新年节日,每年夏天还要庆祝“马奶节”。逢年过节,家家都要宰羊做手抓肉或全羊宴,还要榨马奶酿酒。节日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粉、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放在盘子里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视为圣酒,献给尊贵的客人。对客人来说最盛大的宴会是羊肉宴。烤全羊过去用于祭祀仪式或敖包,现在已成为盛大节日或欢迎贵宾的特色菜。那达慕大会在每年夏秋两季放牧闲暇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内容包括摔跤、赛马、射箭、舞蹈、物资交换等。解放后,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田径、球类运动、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电影放映、交流生产经验等。这已成为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活动。鲁班节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住在这里的蒙古人从其他兄弟那里学到了建筑技术。他们建造的房屋不仅造型独特美观,而且经久耐用,受到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民用建筑的成就,他们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当天,外出施工的泥工、木工、泥瓦匠,无论远近,都会赶回家过节。每个村子都要杀猪宰羊,还要办戏曲。人们还拿起檀香木雕成的鲁班雕像,敲锣打鼓,直游到各村。然后,大家聚集在球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做“舞曲”。跳跃时,男青年第一个领先。他们抱着领头的尤克里里,边玩边跳。他们身后的人群分成两排,时而围成一圈,时而相互穿插。队形多变,场面十分活跃。节日过后,村子里都在忙着收割小麦和油菜籽,犁地和插秧。完成这些农活后,工匠们成群结队地出去承包施工。

2.婚姻习俗

蒙古人一般在秋天和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年轻人的父母委托他们信任的亲戚选择一个好日子带着儿子去见他在中国的姑姑。如果姑娘和父母看中了小伙子,就收下哈达和一盘蛋糕,这件事就尘埃落定了。冬天是举行婚礼的好日子。双方选定日期后,新郎家会在晚上去女孩家见亲戚。此时,婚礼已经开始,各种民族风格浓郁、趣味横生的婚礼节目不断上演,直到东方发白。婚礼队伍刚跨上战马,就和婚礼队伍一起去了新郎家。当离新郎家不远时,送别新娘的队伍停下来,到家时,送别新娘的队伍第二次带着新郎的父母和亲戚回来。婆婆为媳妇掀开面纱后,新郎新娘要向父母、婚礼仪式、亲戚磕头敬酒。大家也会兴奋地唱着祝酒词,跳着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

3.禁忌

蒙古族在蒙古包附近骑马、驾车时应避免骑得太快,以免惊扰畜群;如果门前有火或挂有红布条之类的牌子,说明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禁止入内;客人不能坐在西炕上,因为西是供佛的方向;忌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忌红白,办喜事忌黑黄;避免在火盆上烤脚、鞋子、袜子、裤子;参观寺庙时禁止吸烟、吐痰和触摸器皿、典籍、佛像及大声喧哗,不得在寺庙附近狩猎。

4.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朝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