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五环节教学法”
一,“自主合作”教学的要求
“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特别是探索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优化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使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在情感、思维和行动上全面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地学习。
组织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也要求教师有很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课堂的调节性和适应性,提高教学机智。如果学习活动内容单薄,活动形式程式化,活动时间仓促,可能会影响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和延展性,使学习流于表面。如果对学习活动的要求过高,问题设置不当,学生就会一直处于思维密度紧张的状态,容易疲劳和厌倦。
再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教学效率意识,认识到教学效果与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不是成正比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既要关注当前的教学效果,也要关注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长远影响。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他们应该勇于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勇于发现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甚至消除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第二,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室里有两个主要的参与者:学生和老师。要解决“无效”或“低效”的课堂,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教师的原因
回顾以前的教学方法,我发现有几类老师:一是储备型老师。这些老师大多为人谨慎,行为矜持,思想不开放。“扫帚扫不走,灰尘跑不掉”的观念一直制约着他们的手脚,总怕学生不懂或者没有它就不懂。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他们放不下。思维越来越僵化。老师只要不会讲一些东西,就不会也不可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这个班,老师累,学生更累。其次,他们是“保姆式”教师。有些老师还抱着“我是老师,课堂就是我的阵地”的想法。他们一站上讲台,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发言。虽然学生都困了,但讲课的还是我。变成了毫无生气的中心化课堂,原本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课堂,变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平台。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从参与者变成了单纯的倾听者,老师变成了无所不包的“保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越来越累。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身心疲惫,抱怨很多,效果的好坏自然不言而喻。在一切中,“参考”是一个问题,一本参考书成了老师手中的法宝。所有问题都要在参考书中搜索“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课堂是一个高度生成的教与学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如果把老师的理解或者参考书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就会导致个性。机器一启动,就立刻生产出同一个产品,同一个型号,没有任何差别,违背了“以人为本”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规律。学校不是工厂,教室不是作坊,老师也不是开动机器的工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工程师和操作工,那么“以人为本”从何说起?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因材施教”?
(二)学生的原因
学生在形成有效课堂行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回顾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皮对冲”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总能一丝不苟地记住老师讲过的所有问题,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但这些学生是不灵活的,甚至是僵化的。他们期待太多的心理和依赖。一直希望老师出面帮忙解决一切。老师成了他们一刻也离不开的拐杖。一旦离开,他们将风雨飘摇。他们可能还是会用脑子去思考一般难度的问题,但绝不会去深究。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会立刻放弃。对于难题,他们根本想都不想,直接放弃思考。等着老师打招呼。第二,“陀螺”学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被动,几乎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仿佛自己就是看客。别人虽然讨论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但还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目光呆滞,思维停滞,表情呆滞,行动迟缓,一切都慢条斯理,不符合集体节奏。他们绝不会试图“转身”。第三,他们是“一般努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他们的课堂表现很优秀,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他们总是站得笔直,面无表情,不做小动作,互相交头接耳,尽量听老师讲解。但是这些学生听课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与下面提到的“锥形思维”学生相反,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听和记住每一个问题,不管难度如何。他们可能对容易和困难的问题理解得很好,但当困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会不知所措。这就好比用钝铁棒绑木板,效果肯定不如用锥尖。第四,他们是“圆锥思维”的学生,他们不会很认真地听老师解释的每一个问题,但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集中精力听。所谓“该做的时候就做”是他们一贯的表现。这些学生虽然在课堂上不怎么让老师操心,但是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尤其是遇到难题时,总能另辟蹊径,想出解决办法。原因是他们在听课的时候,知道如何分配精力。假设老师在教室里设了三个问题,一个容易,另一个难。然后,这些学生在听容易解决的问题时会漫不经心,在听难的问题时仍然不会全力以赴,但当老师开始讲解难的问题时,他们会睁大眼睛。专心听讲。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每道题都全神贯注,不考虑难度,就容易累,上课效果也不会很好。我们的一部分精力会用来听容易的问题,三部分用来解决困难的问题,剩下的六部分集中研究困难的问题。这就像用锥尖贴木板,很容易穿透。
第三,拓宽思路,大胆尝试,以学案促五环节教学。
了解五环节教学的要求,分析课堂教学中师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是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这也是五环节教学要探索的主要问题。
怎么改?这个问题放在任何人面前,恐怕都是老虎吃天——无处可吃。当我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知所措,就好像我被关在一个有无数扇门的黑屋子里,但是每扇门都是关着的,你有机会打开任何一扇门。但你打开的门能否带你走出黑暗的房间,还是未知数。我苦苦思索了很久,还是没有头绪。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不改,只有拓宽思路,大胆尝试,才能走出暗室。否则,你只能永远待在黑屋子里。
有了改革的决心,我开始尝试从新的教学入手,写学习计划。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于怀疑。朱说,“学而不疑者,需有疑,疑之者,需有疑,在此方得进。”根据这一理念,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研究,我初步确立了“定向自学——合作探究——质疑提问——达标补偿”的教学
第一步: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入新课。
语文课的导入,尤其是新教学的导入,要像诗一样凝练感人,像谜语一样深刻有内涵,让学生有强烈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求知心切的心理状态,通过悬念和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说白了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我们在教新课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以往说书人常用的方式:1,两朵花,先表现其中一朵;2.欲知下回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也可以借鉴娱乐节目主持人的惯用手法:制造幽默的情境吸引观众不要走开(如果你想知道谁得奖了,广告之后节目会更精彩)。或者像电视剧一样,在一个感人的地方戛然而止,让学生永远关注文本...简而言之,心理预期就是千方百计“引诱”学生从老师那里挖掘好的读物。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灵活运用各种方式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上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一堂课的开始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往往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导入要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的引领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波浪,所以引导模式的设计要有新意,要生动活泼。从阅读功能来看,阅读是一个收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当学生接触到课文的第一条信息时,他们的阅读思维活动就会自动启动。他想问一下这个信息。进行猜测并产生期望。正是这种探究、思辨和期待,使得阅读活动变得独立而自由。著名特级教师宇易说:“语言不是蜂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入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和写作背景,才能深入分析作品。力求重新释放作者所有的激情。“他热情的时候热情,委婉的时候委婉……”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把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作者写作时的激情,自己内心所衍生出来的深厚感情,融化到阅读中去,让它们像水一样流进学生的心里,唤起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感受文章的意境。分享他们的感受。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他讲课时有引用别人东西的习惯。引用杜甫的诗,他会说‘杜朔’,引用李白的东西,他会说‘李硕’,他有时还会引用自己文章的内容。那他会怎么说?”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废话”二字,然后老师就可以借机引入话题“那么,胡适在《我的母亲》里说了什么?..... "这种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心理期待,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引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学生对课文感兴趣。这时候就要趁热打铁,马上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明确的目标。此外,学习目标的展示要分好层次,定好方向,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展示,还要做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同时要保证尖子生学、中级生学、学困生学。
目标推出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时候老师要明确问学生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