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中药引起肾炎的信息
作者:周祝良,张文胜,陈光磊,奇卡,杨琦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解放军第二医院肾内科06105。
目的观察关木通所致慢性肾损伤的临床和病理变化。方法本组7例,男5例,女2例。3例用木通汤治疗,4例用含木通的中成药治疗。分析服药时间、累计总量与肾损害首发症状及症状出现时间、肾功能、肾脏疾病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汤剂组:平均服药时间为33?3个月,累计总数平均829?3 g,首发症状为乏力3例,夜尿2例,平均时间8?3个月后,平均Cr为402 μ mol/L。肾脏病学:3例均为严重的少细胞病变性肾间质纤维化,伴有广泛的肾小管萎缩。专利药组:平均服药时间7?5个月累计总计136 g,乏力3例,夜尿1例,恶心呕吐头痛头晕1例,平均18?八个月,Cr 362?8微摩尔/升.肾脏病理示严重少细胞间质纤维化2例,局灶性纤维化2例,管状局灶性萎缩3例,广泛萎缩1例。结论在汤剂组中,关木通蓄积量大,发病时间早,病变严重。提示关木通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与服用关木通的时间和剂量有关。
关木通;木通;肾活检;慢性间质性肾炎
关木通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报告
周柱?梁、张文?盛,呢?雷、、杨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肾内科,秦皇岛066105)
摘要:目的探讨慕童关木通所致肾损伤的临床和肾脏组织学特征。方法7例服用褪黑素的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36 ~ 55岁,其中3例服用汤剂,4例服用中成药)为研究对象。6例患者在服用MT前已有基础肾脏疾病,对服用时间、MT剂量、发病症状、肾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煎剂组平均用药时间为33.3个月,平均MT剂量为829.3g,发病症状为乏力(3例)和夜尿(2例),平均出现时间为8.3个月。血清肌酸(SCr)的平均浓度为402 μm ol/l。3例患者均显示广泛的无细胞间质纤维化和严重的肾小管萎缩。在专利药物组中,平均给药时间为7.5个月,MT的平均剂量为65438±036.0克。发作症状包括疲劳(3名患者)、夜尿症(1名患者)、恶心、呕吐、头痛和头晕(1名患者)。平均发生时间为65438±08.8个月。SCr平均浓度为362 . 8 μm ol/l。2例患者出现广泛的无细胞间质纤维化,2例患者出现局部间质纤维化,3例患者出现局部肾小管萎缩,1例患者出现广泛肾小管萎缩。结论MT相关肾损伤的临床和肾组织学特征与MT剂量和给药时间密切相关。
关键词:慕童;肾活检;慢性间质性肾炎
近年来,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A)引起的肾脏损害引起了肾脏学家的关注。关木通为关木通的干燥藤茎,含有AA,具有肾毒性。过量或长期使用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慢性间质性肾炎。自1999以来,经我院肾活检证实的9例关木通肾损伤,包括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现报告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被试:5男2女。平均年龄42.6岁(36~55岁),平均病程(从服药到入院)24个月(4~48个月),从服药到出现症状平均时间65,438+07.7个月(28 d~24个月)。药品名称:龙胆泻肝丸3例,1关木通中药粉剂,关木通中药汤剂3例。原发病:慢性前列腺炎2例,尿路感染2例,慢性肾炎2例,干眼症1例。
1?2.尿蛋白(+)5例,(++)~(++)2例,糖(+)~(++)6例。平均尿渗透量359?8 mosm/kg h20(270 ~ 471)mosm/kg h20,平均尿蛋白0.71 g/24 h (0?24~2.4克/24小时).净化:碳酸氢盐> 65438±02 mmol/L 4例,可滴定酸< 9?6 mmol/L 7例,铵离子< 26 mmol/L 5例,NAC < 32 mmol/L 6例。尿AIB为67.7 mg/mmol Cr (< 2.5),TRF为2.7 mg/mmol Cr (< 0.11),RBP(视黄醇结合蛋白)为3715μg/mmol Cr(< 25),NAG酶为8.94 U/。m平均值6.48 mg/l (< 0?295 mg/L),尿α1?M > 63.7毫克/升(< 21毫克/升),尿C3(-),尿α2?男(-).平均Hgb为91.8g/L(73 ~ 110g/L),BUN为13.5mmol/L,Cr为379.7 μm ol/L(198 ~ 555 μm ol/L),UA正常。CP < 20 mmol/L,血K下降2例,P下降1例。
1?其他检查:b超:3例双肾皱缩,4例肾体积正常回声增强。肾图:双肾功能严重损害6例,严重损害1例。服用关木通后高血压3例,服用关木通汤后甲减1例。
1?4肾脏病理(1) 3例含关木通汤:1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轻度增生,肾小球缺血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上皮细胞扁平,刷状缘消失,管腔增大,见蛋白管型,肾小管萎缩,肾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严重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IgM(。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缺血性皱缩2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间质区增宽1例,广泛肾小管萎缩、严重肾间质纤维化2例。免疫荧光(-)。(2)中成药4例:1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13/36肾小球缺血硬化,系膜细胞及基质中度增生,系膜区及上皮下区嗜酸性粒细胞沉积,GBM增厚,部分毛细血管袢缺血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上皮细胞扁平,刷状缘消失。电镜:间质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免疫荧光:IgM(+)沉积。其余3例:65,438+0例广泛肾小管萎缩,2例局灶萎缩,2例广泛间质纤维化无炎性细胞,65,438+0例局灶纤维化,球囊间隙增宽,65,438+0例球囊纤维化,毛细血管袢缺血性收缩及GBM增厚,2例小动脉壁增厚伴管腔狭窄。免疫荧光(-)。
1?关木通剂量与慢性肾功能不全(CRI)的关系见表1。汤剂组:病例1连续用药28 d出现恶心呕吐;例2和例3:间断服用小剂量超过65,438+0年后,夜尿增多,出现乏力。中成药组:例4连续用药90天后出现乏力、消瘦;例5和例6连续服药,例7先间断服药。入院前,她连续服用龙胆泻肝丸半个月,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个结果
表1关木通剂量与CRI的关系(略)
*病例1~3为汤剂组,病例4~7为成药组。
2?1本组7例诊断均符合关木通(含AA)慢性间质性肾炎诊断标准(1)且有明确的服用关木通煎剂或中成药史;(2)近期或长期未使用抗生素、镇痛药和全身过敏;(3)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原发肾小球疾病者除外),尿糖阳性;(4)肾小管蛋白尿;(5)贫血发生早,其严重程度与肾功能损害不成正比;(6)临床上可排除伴有肾小球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间质性疾病,以及感染相关的间质性肾炎;(7)肾活检病理:肾间质少细胞纤维化,肾小管数量明显减少,残余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7例中,5例为失代偿期,2例为肾功能衰竭期。
2?结果经控制血压、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静脉滴注川芎、冬虫夏草制剂、叶酸、铁、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中药等治疗后,好转5例,无效2例(1例肾移植)。
3讨论
3?本组1例特征(1)所有病例均有服用关木通药物史;(2)肾小管性蛋白尿:白蛋白、β2?m,α1?m和RBP显著增加;(3)肾小管功能障碍:糖尿病、低渗尿、NAG酶升高、尿酸功能异常;(4)贫血发生早,与Scr升高不平行;(5)慢性肾衰竭;(6)肾脏学:寡炎细胞浸润,严重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符合关木通(含马兜铃酸)[1]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
3?2 2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表现为明显的蛋白尿和免疫荧光IgM沉积,病理改变为轻中度系膜增生伴重度肾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球病变不相称。
3.3例(1)服用关木通煎剂28天后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尚不清楚关木通的药物毒性是否直接损害了甲状腺。
3?4关木通煎剂与中成药致CRI的临床病理比较。关木通累计量平均为829.3 g,首发症状为夜尿症,平均8.3个月。肾脏病学:3例均有广泛的肾小管萎缩和严重的间质纤维化;后者关木通平均累计量为65438±036g,疲劳3例,夜尿增多65438±0例,平均65438±0.8个月。肾小管局灶性萎缩3例,广泛萎缩1例,重度肾间质纤维化2例,局灶性纤维化2例。与前者相比,关木通蓄积量大,发病时间早,肾病病变严重。提示关木通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与关木通剂量有关。
3?5治疗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资料认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水平转分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大黄制剂可能有利于防止肾间质纤维化和改善氨基酸代谢。中医分类多为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肾病为间质纤维化。中医要益气,益气养阴,滋肾平肝,活血化瘀,氮质血症适当结合和胃降逆,通腑降浊,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参考
[1]黄。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2004,5(4):243。
胡伟新,刘志红,程珍,等.关木通肾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特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