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江蓠科江蓠属海藻中药辞典3.1江蓠别名3.2来源与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用法与用量3.6化学成分4百合科菝葜属植物的根与根茎中药辞典龙须菜4.1龙须菜别名4.2来源与产地4.3性味4.4功能主治4 龙须菜*词典龙须菜5.1出处5.2拼音名称5.3龙须菜别名5.4出处5.5原形5.6生境分布5.7化学成分5.8性味5.9功能主治5.10摘录6参考附件:1古籍1拼音lóng xácàI

2英文参考aragus [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芦笋[湘雅医学词典]

3江蓠科江蓠属藻类中药大辞典江蓠是中药学名称,出自《本草纲目》[1]。

3.1龙须菜别名竹筒、发菜[1]。

3.2江蓠藻的来源和产地[1](HUDS。)Pape NF。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1]。

3.3性味甘、咸、寒【1】。

3.4主治清热、软坚、利尿[1]。治肿痛,气滞,小便不利[1]。

3.5龙须菜的用法用量:9 ~ 15g;也可以用醋泡。[1]

3.6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藻红蛋白、胆固醇、花生四烯酸等。[1].

4菝葜的根与根中国(百合科)中药大辞典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消灾本草》,是《消灾本草》记载的粘鱼须别名[1]。

4.1龙须菜的别名,龙须菜[2]。

4.2来源和产地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和根[2]。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省[2]。

4.3性味甘温[2]。

4.4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2]。

1.治疗风湿、筋骨疼痛和不利关节[2]。煎服:4.5 ~ 9g [2]。

2.捣实或研磨和包扎治疗疮肿毒[2]。

4.5化学成分:根茎含皂甙、鞣质、树脂、淀粉[2]。茎中含有剑麻皂苷元、新皂苷元和罗生素[2]。

5江蓠属藻类*字典江蓠5.1来源简编

5.2拼音名称Lónɡ

5.3龙须菜别名海藻(《漳浦县志》),行菜(《智敏》)。

5.4来源为江蓠属藻类。

5.5原始形态的江蓠(简编)

藻类直立丛生,高10 ~ 50cm,高1m。它们呈紫褐色,有时略呈绿色或黄色,干燥后呈褐色,软骨状,线形,圆柱形,基部有圆盘状固定器,一般主干直径为1 ~ 2mm,分支为1 ~。藻体内部是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的髓,外围是2 ~ 5层逐渐变小的皮层细胞。四孢囊呈紫红色,散布在藻类表面,埋藏在皮层细胞中,分裂成十字形。* * *孢子囊生于浅坑或类似生殖巢的凹陷部位,颜色为淡黄色。蒴果为球形或半球形。

5.6栖息地最好生长在肥沃而平静的内湾。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

5.7化学成分含藻红蛋白和胆固醇0.0315%。

5.8性味《纲要》:“甘、寒、无毒。”

5.9功能主治①纲要:“治疖热,利小便。”

②求本草原:“消内热。”

5.10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