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治天花?

疫苗接种在古代被用来预防天花。唐代名医孙思邈用天花口疮出的脓来预防天花。明朝以后,人痘接种的方法开始流行。

在西方,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较小的疫苗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

扩展数据:

天花病毒感染后的平均潜伏期约为12天(7-17天)。感染后的最初症状包括高烧、疲劳、头痛和背痛。2-3天后会出现典型的痘疹,明显分布在面部、手臂和腿部。

皮疹初期,会出现红色块状区域,并伴有皮疹。几天后病灶开始溃烂,直到第二周才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会发展成疥疮,然后慢慢脱落。

在这个潜伏期,有些患者会做噩梦,持续三四天。皮肤白皙的患者,脸上常有分散的暗红色斑点,有时遍布全身。潜伏期结束时,患者高烧减退,感觉病情暂时好转。正是在这个时候,天花病毒开始在病人身上产生其标志性的皮疹,以宣布其存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花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