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喜宝的锌硒宝比天使蝾螈酵母锌好吗?
补锌产品的副作用是容易形成药源性结石,主要是肾结石。同时补锌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对孩子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补!
作为儿科医生,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一天在营养咨询门诊接待一位家长来咨询我29个月大的儿子。他在儿童医院有六七份微量元素检测报告。第一个是4个月测试的,最后一个是今年65438+10月测试的。我们来看看他宝宝的经历:
4个月大时,微量元素检测发现血钙偏低,于是确诊缺钙,开始服用“盖迪鑫”补钙。
3个月后血钙值恢复“正常”,但铁(血清铁,不是血红蛋白)值下降,于是停止补钙,开始服用“右旋糖酐铁”补铁。
没过多久,再次检测微量元素,铁指数没有明显改善,但发现血铅值偏高(86,其实只要在100以下就不高)。医生开了一种排铅的药,是中药制剂。二十天后,我发烧去医院的时候,还顺便检测了微量元素。这次血铅变成了32,连医生都不相信这是中药排铅的效果。下降太快,只能用不准确的检测来解释。停止排铅药,继续补铁。
几个月后发现孩子牙齿有点黑,怀疑是补铁引起的。第五次微量元素检测,铁基本正常,血锌值又下去了,于是停止补铁,开始补锌(甘草酸锌)。
补锌2个月,第六次检测微量元素。锌血锌值有所改善,但仍未回到“正常范围”。而且铁的价值好像又下降了,所以补铁。
弥补一下,所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期间,他还带孩子去其他医院检测过一次微量元素,以确定数值是否准确。
在整个期间,孩子们饮食正常,牛奶充足,辅食良好,并一直补充维生素ad。没有佝偻病的症状,血红蛋白也没有下降,但是在微量元素测定的指导下,他们补这个补那个,一年多,家长彻底晕倒了。
事实上,现有的微量元素测定并不准确,不能作为诊断营养缺乏的主要依据。我几年前在博客里讨论过这个问题(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早就应该取消了),不想现在变本加厉。
微量元素检测值只能作为次要参考,并结合喂养情况、症状和体征,从而做出营养缺乏的诊断和服用补充剂。目前,许多儿科医生和妇幼保健医生仅根据一份微量元素检测报告给孩子服用钙、铁、锌和铅.....太可惜了。
因为我们院长在主任会上反复强调,不要轻易在患者面前批评或否定其他医院医生的诊疗,所以我在接待这位家长的时候,只能告诉他停止给孩子补钙、补铁、补锌、补铅,坚持正确的喂养方式,然后来这里发泄。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完全是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