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为什么不来月经(手术后我的月经还没来)
1,怀孕导致月经。
如果女性有性生活,可以在月经延迟7天后,用早孕试纸检测尿液。如果她怀孕了,结果会是阳性。如果没有怀孕,结果是阴性。当然,最好的检测怀孕的方法是去医院做b超检查。
2、药物副作用导致月经。
药物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如服用避孕药、
减肥
药物、引流药物等。,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月经,导致月经不调。
避孕药: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酮和雌激素。通过服用避孕药,抑制女性排卵,从而干扰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达到避孕目的。但避孕药吃多了,会影响卵巢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导致月经量减少或绝经。
减肥药:比如激素减肥药一般含有等。减肥药使用不当,容易导致月经紊乱、月经不调或影响正常月经,严重者可导致不孕。
引流药物:一般药物流产在受体水平服用抗孕酮药物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会抑制中枢多巴胺受体,减少下丘脑释放因子进入垂体前叶的量,从而导致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导致绝经和排卵延迟。引流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损伤子宫内膜,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一般药物流产后一个月左右月经会恢复,可能40-50天不来月经。
3、手术导致月经。
手术后月经会受到影响,比如宫腔手术造成宫颈粘连,导致月经瘀血在子宫内,月经就不会来了。
流产手术:流产手术一般包括负压吸引和刮宫。如果有不恰当的刮宫手术,很容易对宫颈造成损伤,或者损伤子宫内膜基底膜,造成宫颈粘连,或者子宫壁部分粘连,导致闭经。
卵巢囊肿手术:卵巢囊肿手术后,子宫和卵巢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部分女性术后一个月恢复月经。
4、病理因素导致月经。
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卵巢早衰、卵巢发育不良等。,可能都会导致月经。
垂体因素:这种情况引起的月经也叫垂体性闭经。脑垂体位于大脑下方。虽小,却肩负着指挥全身内分泌器官的重任。如果垂体功能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卵巢功能的下降。常见的垂体疾病有肿瘤和垂体功能减退。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脑垂体的活动,间接控制女性卵巢的功能,包括大脑和下丘脑。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时,卵巢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闭经,下丘脑肿瘤也可引起闭经。
卵巢因素:又称卵巢闭经。如果卵巢不能分泌激素,那么子宫内膜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脱落,所以子宫内膜不会发生变化,月经也会自然停止,比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都有可能导致月经。
子宫因素:又称子宫闭经。如果女性有子宫问题,也可能导致闭经。常见的有先天性子宫缺失、子宫发育不良,或儿童期子宫内膜受累,导致粘连或疤痕。虽然卵巢功能良好,女性特征正常,但是没有月经。如果月经后长时间不来月经,如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血吸虫病、子宫内膜化脓或刮宫时刮掉子宫内膜基底层,对卵巢激素反应不过来。
5、其他因素导致月经。
比如精神紧张、工作生活压力、生活方式改变、作息不规律、饮食变化、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月经推迟。
月经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居妇科门诊疾病之首。虽然不是危重病,但月经不调往往是妇科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威胁,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王桂媛老师从事中医妇科研究5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结节、子宫肌瘤、阴道炎等。以月经不调为例,谈谈治疗月经病的思路和方法。
1,月经不调要注意气的调理。
气血并存,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气能吸血。气导致血液循环,气滞导致血液凝固。所以邪伤血必然影响气,气伤血也会影响血。月经不调虽然是经血的病理变化,但其发病与气密切相关。气虚、气滞、气滞、气逆都是月经病的常见病机。因此,在辨证论治月经病时,应充分重视血病或气病的不同机理及其密切关系。在月经病的治疗中,不仅要注重调血,更要注重调气,始终以气血协调、五脏和谐、经络通畅为目标。
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可由气血不足引起,如月经量少、月经量色淡,气不摄血则月经量多甚至崩漏。这时候的治疗方法一定不能看做以血治血,一味的凉血止血,而是要益气补血。补中益气汤、归脾丸等治疗脾胃病的方剂之所以常被作为妇科重要方剂。
2、月经病治疗不忘调理脾、肝、肾。
月经病往往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可引起月经延迟、痛经、闭经等证候;怒伤肝,肝气上冲,血随气上冲,可导致月经失调,闭经。所以月经病的治疗要注意调理肝气,肝气郁结要疏、达、泄,如逍遥散、芪蛭香附丸。肝气上冲者,宜克制平抑,如景顺汤、健苓汤等。肝阳上亢者,宜养、柔、平之,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总是建议将肝气冲至和谐。
脾胃失衡,则来源不足,或月经量少,或经停。如果脾虚失控,经血不归,或者经量不停,或者漏。这个时候的治疗应该是调理脾胃,益脾脾气,补源,或者补中补阳。前者如六君子汤、归脾汤,后者如补中益气汤。
肾主藏精,精血可以相互化生。所以肾精不足必然会影响正常月经。肾主生殖发育,女性肾气充足,只有冲任经脉旺盛才能保证月经正常。因此,补肾益气、补肾填精也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原则,尤其是女性青春期。当然,一定要注意温肾和滋肾的区别。如果肾阳不足,我们应该温肾助阳,如贵由丸和肾气丸。肾阴虚的人要补肾养阴,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如果阴阳两虚,阴阳两补。
在月经病的发病中,不同年龄阶段,肝脾肾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青春期,肾重要,中年,肝重要,老年,肾重要。所以在月经病的治疗上,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强调。
3.月经不调伴肥胖要化痰祛湿。
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引起的月经不调患者越来越多。肥胖者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少,或月经后期,或闭经,持续数月或数年。大多病程较长,长期无法治愈。
痰脂淤血是月经不调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肥胖人群,痰湿壅滞,血海不流,容易导致月经紊乱或闭经。究其原因,多是由于脾虚,运化异常,生化水谷不能精微,抗湿阻痰,而致闭经。
治疗不能一味补气血,或理气活血,而应注意健脾和胃,化痰祛湿。如《丹溪心法》治湿化痰方、《苏安尧尧》加味四物二陈汤、桂枝茯苓丸等。
4.月经期后期月经量少、腹痛者,应注意温阳散寒。
对于寒袭子宫、经血郁结导致的月经后期、月经量暗、腹痛等情况,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疗效。而是要温阳散寒,活血通经,祛除阴霾,杨灿如期达到经血,痛经不孕才能治愈。温杨灿法不仅能祛寒通络,还有助于气化化痰祛湿。阳虚寒凝者可用,痰湿瘀阻者亦可。《金匮要略》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和《医林本草》少腹逐瘀汤是常用的温阳活血通络方药。至于温阳药的具体选用,一般多选用温散类药物,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药物,如脐周冷痛、便溏、白带稀等,脾胃虚寒者选用炮制生姜。对于少腹冷痛、饱胀不适、肝经寒凝者,宜选用吴茱萸、茴香等。
5、调整周时辨证施治。
王贵元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女性生理周期的内分泌变化,总结出调经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在全国推广效果显著。开创了中医现代化的新途径,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的人只应用调节月经周期的方法来治疗药物,忽视了患者的整体变化来进行辨证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月经病的因素不仅仅是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还有体质因素、情志因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会引起女性月经周期、月经颜色、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形成月经病的不同证候,即不同的“证”。因此,“在分析月经周期中某一时期的病理特征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因为某一时期的病理或整体的阴阳转化、盛衰失调都有其自身的病理特征,不能脱离整体的病理变化。”在月经病的辨证治疗中,既要考虑女性生理周期性的变化,又要注意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即以辨证的结果作为选方遣药的主要依据。
比如月经后要补肝肾,但以补肝血为主,或者以补肾精为主;温肾阳重要还是补肾精重要,要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具体症状。
比如月经前要调气活血,但究竟是调气还是活血,要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决定。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析与互参;有病无照,有病无证;求病根,深入辨证;只有多层面分析证候、寻根辨证,才能更好地处理妇科复杂证候的辨证论治。
我是王桂媛,专注于妇科疑难杂症的研究。你可以咨询我妇科方面的问题,我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