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
不同的名称有长本(周立)、菖蒲、长阳(本经)、长阳(淮南子)、药石球、药九(乌普本草)、木蜡、阳春雪、王建消(仙传术方)、九节菖蒲(云南)
来源是天南里子的一种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植物形态学石菖蒲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平卧,直径5 ~ 8毫米,果皮黄褐色。叶根生;剑形线形,长30 ~ 50厘米,宽2 ~ 6毫米,达65,438+0厘米,顶端渐尖,深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花茎10 ~ 30 cm高,扁圆形;抹刀呈叶状,长7 ~ 20厘米,宽2 ~ 4毫米;骨针从佛铲的中间侧出来,无柄,倾斜或略直立,窄而圆柱形,较弱,长5 ~ 12厘米,直径2 ~ 4毫米;花两性,黄绿色,紧密;花被6,倒卵形,先端钝;雄蕊6,稍长于花被,花药黄,花丝扁球形;子房是长方形的。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度和宽度约2毫米。花期从6月到7月。结果期为8月。
它生长在山涧附近或溪流的水和岩石之间。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这种植物的叶(菖蒲的叶子)和花(菖蒲的花)也是入药的,各有专文详述。
秋季采挖,去茎、叶、须根,洗净。或者切成10 cm左右的小块,晾干。
药材的干茎略扁圆形,稍弯曲,有时分叉,一般长3-20cm,直径0.5-1cm。表面灰黄色、红褐色或褐色,连结紧密,节间长约3 ~ 6 mm,有略扁圆形的三角形叶痕,从左至右交替排列,下方有多处圆点状突起的根痕,并有细皱纹,节间有时叶基残留,呈纤维状,偶见短而细的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纤维横切面,似白色至浅棕色,可见环状内皮层,维管束散在,中央部分较明显。气息清香,味道略刺鼻。最好是长条,脂肪厚,横截面白,纤维弱。
所在地:四川、浙江、江苏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种菖蒲的根茎(又名:菖蒲),也入药。一般是鲜的,也叫鲜菖蒲。
据古代文献记载,菖蒲被认为是“一寸九节”,故本品又取名九节菖蒲。然而,目前在中国北方,毛茛科植物阿尔泰九节菖蒲的根茎被用作九节菖蒲。见文章《九菖蒲》。
根和叶中含有挥发油(0.11 ~ 0.42%),其主要成分为β-细辛脑63.2 ~ 81.2%,细辛脑8.8 ~ 13.7%,其次为石竹烯和α-葎草酮。它还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加工、去杂、洗净、微泡、润透、切片、晒干。
关于雷公的烘焙:“采摘菖蒲后,用铜刀刮净,用嫩桑枝蒸熟,晒干,去桑枝条,锉平。”
辛温,
①经典:《辛弃疾·文》
②另录:“无毒。”
③药性理论:“味苦辛,无毒。”
归经,肝脾经。
(1)《纲要》:“手阴虚,足阴虚。”
②雷公炮制药物性质说明:“入心、脾、膀胱经。”
③本草释义:“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要用于开窍化痰、理气活血、祛风除湿。治疗癫痫、痰厥、发热、神志不清、健忘、气滞耳聋、心痛、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肿毒、跌打损伤。
祛湿、开胃、开窍、化痰、醒神、益智。可用于厌食、痢疾、癫痫、健忘、耳聋。
(1)经典:“治风寒湿痹,咳出之气,舒毛孔,养五脏,通九窍,清耳目,发出之声。”
②别录:“耳聋,痈,暖胃,止小便,湿肢,不屈伸,小儿热疟,不解体热,可作浴汤。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保持头脑健康。”
③药性理论:“治顽风耳鸣,头风流泪,杀诸虫,治恶疮痒。”
(4)《日华子本草》:“除风行气,除烦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风疮疥疮,涩小便,杀腹中虫。”耳痛:最后煮炒,热裹,很有效。"
⑤王:“治心积梁。”
⑥滇南草药:“治九种胃气止痛。”
⑦《纲目》:“治中暴亡邪,客心癫痫,小腹出血,安胎。散痈肿。”浇汁缓解巴豆和大戟。"
⑧《本草纲目》:“补肝益心,燥湿祛风,化痰消食,开胃。”治疗风痹引起的口中毒痢、惊风癫痫。"
⑨《本草返老还童》:“止鼻血,祛牙痈。”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主治手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发热、精神病。”
⑾广西中草药:“治癫狂、癫痫、痰昏迷、胸腹胀满或疼痛。”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鲜3 ~ 8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水煎服或研末敷用。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多汗、咳嗽吐血、滑腻。
①本草经注:“秦艽、秦皮作之。”胆囊,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焦糖羊肉。不要做铁制兵器,会让人呕吐。”
③《医学引论》:“劳累精疲者禁之。”
储存在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发霉。
药方①治癫痫病:菖蒲九枝(去毛焙干),用木臼杵为细粉,不用铁器,用黑猪心用竹刀剖开,砂锅煲汤,每日空腹服三钱。(《医学的真实故事》)
②治疗少热风失心所致癫痫:菖蒲(石上一寸九结)、玄连、车前草、生地、苦参、地骨皮。最上面是末,蜂蜜加药丸,如小米,每次饭后服15粒,无论早晚,随餐服用。忌羊肉、血、焦糖、桃、李子类水果。(《普济方》菖蒲丸)
3治痰:石菖蒲、生姜。* * *倒果汁。(新版梅偏方)
(4)治冬季温、湿、温之邪,冲入心包,以致舌质谵语,或不言,舌苔暗,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在鲍丹中加入一块牛黄,去掉蜡壳,熔化它。(《时令病论》)
⑤补救遗忘:远志、人参各四穴,茯苓二两,菖蒲一两。取四种草药治下筛,三日饮一方寸刀。(《钱进方》快乐三)
⑥治疗心神不定,五脏不足,甚至伤心不乐,突然忘记。晚剧,晚发,狂炫:菖蒲,远志各两,茯苓,人参各三两。四味之末,蜜丸,如五子大气丸,三日一服。(《钱进方》支钉小碗)
⑦治积食、积气、积血、腹胀之类:石菖蒲八两(档),斑猫四两(去翅去足,二味同煎棕,不必去斑猫)。在桌上,他们把它装在一个厚布袋里,他们两个把猫毒下脚料全部拉走,却把菖蒲做成梧桐树那么大的细粉(药丸),每次服三五十粒,温酒或白汤。(“奇迹治愈”)
⑧治风寒痹,身痛:菖蒲(锉)、生地(去土切)、枸杞根(去心)、附子(爆破、剥脐锉)、商陆(去土切)、生姜(切薄片)。论六味,三升清酒沾一夜,* * *,以酒为度,* * *,筛子就好。每次空心温酒兑一元,然后每天服用。(《生技总录》菖蒲粉)
9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个(去皮心)。两种东西一起捣烂过筛,分成七粒,用棉花包好,躺着塞着,晚上方便使用。(“补肘背”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之声:菖蒲(浸米一夜,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持(碎),米(洗)三个。用三公升半的水冲四种口味。(一)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我,加猪肾、葱、米、五香为汤,照常空腹食用。(《生技总录》菖蒲汤)
⑾治疗中暑腹痛:石苗普根三至五元。磨水拿衣服。(江西草药)
⑿米粒进不了口的有:石菖蒲一两、黄连一两、甘草一两、三钱五谷虫一两。最后送一点蜂蜜汤。(《本草言》)
(13)治霍乱吐泻:菖蒲(切段焙干)、高良姜各一两片,青皮(焯水焙干)一两片,白术、甘草各一半(焙干)。五味捣成粗粉,每次取一毕,取一灯水,煎十余次,倒出,温饭服用。(《生技总录》菖蒲饮)
14.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碎纸,平分。炒为末,两元一服,连菖蒲泡酒服,每日一服。(《女子秘方》)
⒂一日一夜治尿数十行:——菖蒲、黄连,均分。处理筛子,用方寸取酒。(范王芳)
⒃治疗痈肿:生菖蒲捣烂。如果疮是干的,在末端捣碎,用水覆盖。(经典方剂)
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碎外敷。(江西草药)
⒅治疗喉咙痛:菖蒲根用果汁捣碎,一杯酒通过燃烧铁鳞来熄灭。(《盛记总录》)
⒆治各种眼疾爬上云端:菖蒲天然汁,文武火为膏,天天点。(《盛记总录》)
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平分,为末。每天涂两到三次。(《纪集贤方》)
提醒你:中草药石菖蒲,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