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牙菜苦苷的药用价值

化学名:[4aR-(4aα,5β,6α)]-5-乙基-6-(β-d-吡喃葡萄糖氧基)-4,4a,5,6-四氢-4a-羟基-1h,3h-吡喃并[3,

成分分类:环烯醚萜类

分子量:374.34

分子式:C16H22O10。

物理属性:

本品为白色片状结晶(乙醇、氯仿、乙醚),味苦,在空气中略有吸湿性。熔点113-114℃,旋光度-127 (c = 1,96%乙醇)。溶于甲醇、乙醇,微溶于水,不溶于氯仿和石油醚。

日本当药。寒苦,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健胃的功效。日本当药是中国的一种稀有药材。2000年获得湖南省中药材标准,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中西部省份。日本当药。在民间广泛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痢疾、肺炎、扁桃体炎和妇科炎症。

⑴对肝脏的影响:用獐牙菜苦苷治疗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结果表明,獐牙菜苦苷具有保肝、解毒、降酶、缓解肝脾肿大和增强肝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在对大鼠的体内实验中,发现獐牙菜苦苷能减轻毒性物质对肝脏的损害,防止大鼠缺氧引起的肝损伤。獐牙菜中的苦苷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⑵解痉作用:獐牙菜苦苷能抑制实验动物离体回肠、子宫、胆囊平滑肌、胆道括约肌的自主节律活动,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钡、垂体后叶素对上述组织器官的兴奋作用。实验还表明,石蒜碱系统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表现出解痉作用。静脉注射獐牙菜苦苷可抑制家兔在体小肠和子宫的自发节律活动,拮抗乙酰胆碱或垂体后叶素对这些组织器官的兴奋作用。

⑶镇痛作用:研究表明,獐牙菜苦苷能明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镇痛和解痉作用是獐牙菜苦苷治疗胃肠疼痛的药理学基础。

⑷其他作用:獐牙菜苦苷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此外,獐牙菜苦苷易通过皮肤表面吸收,吸收后分解产生赤藓红素,能扩张毛细血管,激活或促进皮肤细胞的酶系统,改善皮肤细胞的生化功能。在日本,獐牙菜苦苷被广泛用于制备毛发再生剂。

医疗保健行业:

川东獐牙菜药用历史悠久,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目赤肿痛、牙痛、肠炎、痢疾、扁桃体炎、妇科炎症、黄疸、恶性疥疮、肿瘤等。产地农民视其为奇药,有自用的习惯。内服可治牙痛、眼痛、痢疾,夏季可清热解暑;新鲜产品可外用治疗热疮,肿毒和昆虫及蛇咬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中草药医生使用该产品治疗乙肝、肝癌、肝硬化、食道癌、胃癌等。,而且也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方剂如下:(1)黄疸性肝炎:川东獐牙菜、臭草根、茵陈蒿、红薯根、天泡子等。(2)痢疾:日本当药、马齿苋、白头翁等。(3)眼睛红肿:川东獐牙菜、夏枯草、三珍、黄菊花等。(4)牙痛:川东有少许獐牙菜,泡后疼或痛;(5)热疮肿毒:川东獐牙菜、蒲公英、三皮风、四叶草、木贼等。在川东,捣碎并应用于受影响的地区。

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口服金钱草苦味吸收好,疗效显著,安全范围广,副作用比阿托品类药物小。其主要作用是缓解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对胃肠痉挛、胃肠炎、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等胆道疾病引起的腹痛也有明显疗效。

獐牙菜苦苷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新型解痉镇痛药物。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广。大人小孩都适合,尤其是小孩,值得推广。

日化行业:毛发再生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