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导游词

西塘导游词(7篇精选)

作为一个无私的导游,经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也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貌性。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西塘导游词,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西塘1西塘位于嘉善县北部,江浙沪三地交汇处。这是一个著名的千年古镇。在西塘,你可以细细品味这里的慢生活,可以在茶馆里喝茶听歌,也可以在夜晚的西塘披上惊艳的外衣后,乘坐桨舟去看水中的各种倒影,或者在酒吧里坐下来,寻找一点古朴的现代感。甚至站在桥上俯瞰小溪的木船,俯瞰整个屋顶,或者在游廊下漫无目的地闲逛,都是一种享受。有许多当地居民住在这个古镇里。你会经常看到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老爷爷在游廊下下棋。生活相当丰富。

无数的古桥古巷是西塘的特色,走到哪里都有回廊(有屋顶的街道,也叫“雨廊”)。许多走廊的一边是出售特产、饰品和小吃的商店和房屋,另一边是河流。有的走廊一侧有长椅,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松滋来凤桥到北栅街的走廊最经典。西塘的游廊有“烟雨长廊”的美誉。如果是雨季,可以坐在游廊下,在烟雨中欣赏西塘,感受江南水乡的柔情。

西塘有100多条长短不一的老巷子。大部分是铺石板的。它们有的两边有高耸的墙,有的很宽,有的很窄。其中以宽度只有1米的石皮巷最为著名。可以进去体验一下对面游客侧身而过的拥挤感,也可以感受一下巷子里的幽静宁静。

西塘有近100个种石桥横卧在河道之间,其中永宁桥是西塘最好的景点,在这里可以将河流交汇处的美景尽收眼底,早上还可以来这里拍摄宁静淳朴的水乡风情。此外,还有造型独特的松滋来凤桥、站在桥上俯瞰层层青瓦的环秀桥、曾经出现在电影《碟中谍3》中的万安桥。

古镇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景点,如西园、醉园、种植堂等独特的园林和房屋,以及非常受欢迎的以粮护国的寺庙和神社和圣堂。还可以在江南民间瓷砖展厅、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这些景点都包含在景点券里。

西塘也是著名的“事务之城”。东塘街上有许多酒吧,夜晚音乐和歌曲此起彼伏。西塘也是很多影视剧的外景地。可能很多影迷还记得电影《碟中谍3》中汤姆·克鲁斯在游廊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餐馆、客栈、小巷、老房子也都留下了各大剧组的足迹。

来到西塘,一定要坐桨船从水上体验古镇,尤其是晚上坐在船上品味西塘的夜景,赏心悦目。景区正门、松滋来凤桥前有游船码头,乘坐划桨船每船150元(带票,只允许8人)。散客20元,时间25分钟左右。

西塘有管老太的臭豆腐、陆的小馄饨、钱的祖传豆腐花等特色小吃,还有满街可见的蒸肉、扎花肉、芡实糕、醪糟园等美食。不要错过它。北栅街也有老字号餐厅,比如老品坊,可以品尝到各种江南菜,而且大部分都不贵。古镇里到处都是古朴的水岸客栈和明清古宅。很多人会选择住一晚。如果他们喜欢安静,他们可以住在远离酒吧街的一些小巷里。

西塘导游2西塘,古称徐塘、斜塘,又名平川,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战国时期,西塘是吴越与中国的交界之地,所以也被称为吴根的过角。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非常幽静,到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镇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游廊古巷堪称“双绝”。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与中国的交汇处,所以被称为“吴根过角”、“十字路口”。唐宋时期形成了村镇。到了元明时期,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地的经济基础和水路的便利,发展成为繁荣富庶的集镇,窑业、米市、食品、陶瓷等行业日益繁荣。

古镇现存的很多古宅,都是当时致富的古镇先民的结晶。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界干扰较少,所以西塘能完美的将古镇保存至今,让祖先的传承得以延续。

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是古镇内临河的街道上有长廊,总长近1000米,如同颐和园的长廊。在西塘旅游,下雨天不淋湿,晴天不晒太阳。

西塘导游致辞3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西塘之行的小导游周武汉。今天,我将带你去你生活的千年古镇西塘。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以“桥多、巷多、廊多”三大特色备受游客青睐。

看,这就是西塘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石皮弄。石皮垅是最窄的巷子,全长68米,最窄处只有0.8米,最宽处只有1米。由168薄石板铺成。人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看天”的感觉?这条石皮巷是明朝嘉靖年间,王兴后裔住宅之间的一条小胡同。你可以在这里拍照。

跟着我往前走。下一个景点是松滋来凤桥。松滋来凤桥,建于明代崇祯十年,为三孔石板桥。传说在修建过程中,有一只鸟飞过,建桥者认为这是吉祥之物,于是将其命名为“松滋来凤桥”。这座桥有4米宽。中间有墙,桥顶有棚,红檐红瓦,既古朴又新颖。

我们继续走,看到前面有屋顶的街道了吗?那就是“烟雨走廊”。这条长廊长1000米,宽2-2.5米。这条多雾多雨的走廊,让我们下雨的时候可以不打伞,晴天的时候可以不遮阳。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河边的长廊行走,要注意安全,不要掉入河中。

穿过长廊,我们来到了西塘最繁华的商业街。你可以在这里自由购物和品尝小吃。我推荐几个特色菜给大家尝尝。首先是八珍饼,这是慈禧太后最爱吃的食物。它由八种中药与糯米粉和白糖制成。味道甘甜,益脾胃。二是臭豆腐。这里的臭豆腐又香又好吃。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纪念品。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的浏览结束了。再见。

西塘导游致辞4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为您服务的导游。今天我将带你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西塘。西塘位于杭嘉湖平原,隶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距杭州110公里,距苏州85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与中国的交汇处,所以被称为吴根的过角。唐宋时期,它聚集在村庄里。明清时期,因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江南繁荣昌盛的商业中心。西塘古镇面积1平方公里,至今仍保留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小桥流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在逗留期间体验古朴、舒适、原生态的水乡风情。唐玺* * *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独特的内涵向游客展示了西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各位团友,我们看到的是张正根雕刻艺术馆。张争根雕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它有大约1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具有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欧建筑各自的特点。这里展出了著名根艺大师张峥的数百件根雕作品。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我来介绍一下张先生,杭州人,祖籍安徽舒城。他出生于1958。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继续根艺创作。他的作品七分自然,三分人为,很多作品在全国获得各种奖项。500件大型作品(从150kg到1000kg不等,平均重量250kg)进入吉尼斯,还被收入《世界名人录》和《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他们被评为嘉善荣誉市民。

当我们走进张争根雕艺术博物馆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把张龙椅子,它被称为“瘾”。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坐龙椅,根雕馆的这张龙椅就是专门为游客准备的,让你坐在龙椅上,做一个现代的皇帝。整把椅子是桂圆根和杜鹃根的天然巧妙结合,支撑脚是全天然的杜鹃根。好了,现在让我给你介绍一下这里的根雕。请看这里的根魂。这是一个自然的作品。它来自福建省闽侯地区的一棵龙眼树的根部。因为这个根比悬崖还要长,岩石阻碍了根系的发育,所以整个根是均匀展开的,又大又平。它的根部截面形状像一幅中国地图,而根部表面的图案则有争议,包括一幅动物图和一幅罗汉图。自然的作品就是给游客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根雕的魅力。

唐玺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称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寒文化千年水乡,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65.438+0.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称为千年古镇。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名录、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与中国的交汇处,所以被称为“吴根过角”、“十字路口”。唐宋时期形成了村镇。到了元明时期,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地的经济基础和水路的便利,发展成为繁荣富庶的集镇,窑业、米市、食品、陶瓷等行业日益繁荣。唐朝开元年间修建了大量的村落,人们沿河建房,依水而居。到了南宋时期,村落逐渐变大,形成了市场。到了元代,因水而兴的集镇逐渐形成,商业开始兴盛;明清时期,它已发展成为江南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春秋流水,唐宋城镇,明清建筑,现代人”是对西塘最贴切的描述。后弦的《唐宋元明清》也是他在西塘古镇的时候写的。唐玺古镇还有南社,旨在倡导民族气节,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它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的鼓动下,于1909+01年6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

南社的创始人是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在西塘发展南社成员18人,包括余士梅、李钟奇、余作梅、沈玉忠、江学成等。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主要在言语上主张反清革命,与同盟会相互呼应,成为一隅。有一段时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乃至南洋的许多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有。“我要用文字传播风雷”(在《柳亚子》)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造势。后来南社也在大革命浪潮中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批诗人组织了胥社,宗旨和人员一致,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徐社成员的绝大多数诗歌被保存下来,这些诗歌与他们的“主人”柳亚子在西塘留下的90首诗歌一起,成为西塘永恒的绝唱。

西塘现状在西塘。你可以在这里品味慢生活。你可以在茶馆里品茶听歌,也可以在夜晚的西塘披上惊艳的外衣后,乘坐划桨船去看水中的各种倒影,也可以在酒吧里坐下来,寻找一点古朴的现代感。甚至站在桥上俯瞰小溪的木船,俯瞰整个屋顶,或者在游廊下漫无目的地闲逛,都是一种享受。有许多当地居民住在这个古镇里。你会经常看到老奶奶在河边洗衣服,老爷爷在游廊下下棋。生活相当丰富。

西塘导游致辞6各位游客:

大家好!

西塘是江南水乡古镇,位于江浙沪交界的胡芬湖畔的嘉本县。自元代至解放前,西塘一直是杭嘉平原的重要商业集镇。镇上的街道依河而建,房子依水而建。它以许多桥、小巷和走廊而闻名。这是一个简单安静的小镇,有着强烈的水的魅力。

西塘,古称斜塘、徐塘,因镇东南第六“斜塘”谐音“西塘”而得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的‘边陲’,素有‘吴根过角’之称。相传伍子胥帮助吴在西塘兴修水利。

西塘有水乡古镇的小桥、古街、石巷,有其独特的田园韵味。大多数西塘民居建于明清时期。进三五户很常见,进六七户也不少见,而且都是房巷相连,形成“下雨天走人不淋湿”的景象。这些深宅是“前街后河”或“前河后街”,宅间多有开阔地小巷。据统计,全镇共有122条长短不一的小巷,其中高度超过100米的有5栋。这些幽深狭窄的小巷,给西塘压抑增添了古朴和神秘。最有特色的露天巷子叫“石皮弄”,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是镇上王兴家的房子之间的一条小巷子。做成68米长,最窄的地方只有0。8米宽,是一条“孤巷”,是一条“石头巷”,有168个笔记本。薄薄的石板铺成光滑的表面,石板下是排水沟。小巷两边都有高墙。由于历史悠久,墙壁被染成了多种颜色,使人们沉浸在古色古香的历史中。

石皮垅东侧的“中福堂”是目前镇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之一。它是宋代王元后裔的家园。相传,王元随宋康王赵构下江南。元末,为了躲避战乱,他定居嘉兴,然后搬到安静祥和的唐玺镇。“植福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这个房子有七个入口,第三个入口是“种植厅”的正厅,有两个“准备”东西。正殿对面的砖雕门楼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门楼。门楼上镌刻着“兰、石、竹、菊”、“维、和、集、福”等字样,既彰显了大家庭的风格和主人的信仰,也让整个院子呈现出祥和的气氛。

游廊是沿街店铺和房屋的延伸,实际上是一条有屋顶的街道。是西塘的一大特色。过去,唐玺镇所有的小街小巷都盖着走廊和棚子,这样人们去市场和买卖就不会遭受日晒雨淋。游廊顶部有“一个落水”,“两个落水”,过街建筑。过去,像唐玺镇这样的游廊有几千米长。现在,保存最好的是朝南的戴街和塔湾街,它们在古代是繁忙的商业街。这条石板路上有许多名人、单身汉、商人、农民和行人。

火烧香港是西塘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被西塘人称为“香港”。

第一次看到西塘,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两边柳树成荫的小桥。垂柳像戴在女孩头上的碧玉簪一样迷人。然后,一条又一条的河流出现了。河水清澈如水晶,碧绿如玉,有美丽的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无忧无虑。

西塘白天很安静,到处风景如画。站在桥上,俯瞰大地,是明清古建筑,保存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的确,站得高了,到处都是绿波,家家都在水里。

中午,西塘更加热闹。很多游客开始举起手机拍下两岸的风景,或者小桥流水鱼。整个古镇此时变得喧闹起来。

晚上的西塘很热闹,一点也没有安静的意思。餐饮店、酒吧、礼品屋都开着五颜六色的吊灯,门口挂着老板写的个人语录,都蕴含着各种含义。

离开西塘,你就离开了碧波荡漾,小桥流水,土房倒影,一个不可触摸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