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羲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文献3概述4黄羲别名5来源与产地6性味与归经7功能主治8黄羲用法与用量9使用说明10化学成分11黄羲药理学参考文献附12附:1处方与黄羲、2中成药与黄羲、3古籍对黄羲*黄羲的描述、1拼音xοHuáng
2英文参考文献中国西北牛黄[湘雅医学词典]
3.概述黄羲是中药名称,来源于《伪药补注》,是《神农本草经》[1]中记载的牛黄的方剂名称。
4黄羲的别名黄羲[2]。
5牛或水牛胆囊结石的来源和来源部位[2]。全国各地都有产,尤其是西北、西南、东北[2]。
6性味苦、甜、凉[2]。入心经、肝经[2]。
7功能主治清心开窍、化痰止痉、清热解毒[2]。
①治疗发热、高热、烦躁、谵妄、惊风、癫狂、小儿惊风、惊风、痰热盛[2]。
②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疖[2]。
8黄羲粉用法用量:0.15 ~ 0.45g [2]。一般药丸吃多了散了[2]。外用:研末敷患处[2]。
9注意孕妇慎用[2]。
10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胆酸、脱氧胆酸、胆固醇、胆红素、卵磷脂、维生素D等[2]。
11牛黄的药理作用给动物口服,有抗惊厥和镇静作用,能解热、抗炎和肠蠕动,有通便作用[2]。还含有两种酸性肽,能收缩平滑肌,包括胆囊平滑肌和胆道括约肌,防止毒物对肝脏的损害[2]。脱氧胆酸具有镇静、抗惊厥和利胆作用[2]。小剂量牛黄有抗贫血作用和部分强心作用[2]。牛黄具有抗肿瘤作用[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