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约占所有肘部损伤的50% ~ 70%,好发于3~10岁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临床上多为伸直型,占95% ~ 98%。骨折后,肘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局部压痛、功能障碍,检查肘关节后三角关系是否正常,可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x线显示骨折线由前向下向后向上倾斜,并伴有尺偏或桡偏。
总的来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中医整骨的首选,只要治疗得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可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影响手功能,造成终身残疾;如果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会影响孩子肘关节的美观,需要截骨矫正,等等。
重置方法
完全移位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和夹板外固定治疗。复位时,患儿取仰卧位或坐位,两名助手分别托住其上臂和前臂,肘部呈半屈位,缓慢用力牵拉和拉伸。复位时先纠正侧向位移,恢复冠状面上的力线。牵引后固定近端使前臂旋前或旋后,再矫正远端的旋转畸形。对于有外侧移位和旋转畸形的骨折,从肘后侧用两个拇指向前推骨折远侧端,其余手指向后拉骨折远侧端,在牵引下使助手缓慢弯曲肘关节至110左右,纠正前后移位,即可达到完全复位。
对于复位后的不稳定骨折,在C型臂x光机下可观察到复位满意。从肱骨内外侧髁插入两根细克氏针进行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微创,并发症少。现在已经广泛使用。
固定方法
用四块特制的超级肘关节夹板来固定患肢。夹闭后用颈腕带悬吊,固定于90 ~ 110屈肘位3~4周。密切观察患肢的血供,要求定期复查,调整夹板松紧。
固定期间注意功能锻炼,多做握拳、手腕、手指屈伸等活动。取下夹板后,积极锻炼肘关节屈伸活动,配合中药熏洗,如海通皮肤汤或上肢伤洗方等,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